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西区故事:中关村等待下一个奇迹

日期:2013-12-26  来源:工商新闻
[字体: ]

 如果以中关村为题材拍一部电影,那么它的西区,紧邻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和中科院科研机构的核心区域,无疑是故事最为丰富的取景地。

    穿过中关村标志性的金色DNA螺旋雕塑向西,有人满怀憧憬,说能看见一扇通往科技、梦想和奇迹的门。也有人满心失望,认为中关村不过如此,过去卖白菜的如今也能改行吆喝卖电脑、手机。

    大浪淘沙,30年市场沉浮,中关村演绎的传奇已名震江湖。以联想、百度、新浪、爱国者为代表的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产值占北京市GDP比重超过20%。“勇于创新”、“科技创造财富”的中关村精神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来西区寻梦。

    高巍,也是一名年轻人。不过,他对中关村西区承担着一份责任。今年9月底,36岁的高巍调任中关村西区工商所任所长。

    “这个工商所辖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却有近9000户经营主体,注册资本累计800多亿元。”2011年12月29日,中关村西区工商所挂牌成立,北京市工商局一位负责人表示,西区工商所要着力推动传统电子市场转型,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并促进辖区产业升级。

    从最早的电子一条街,到现在的国家自主创新核心示范区,中关村见证了时代变革。“这里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诞生的摇篮和发展的基地,管什么,怎么管,能不能管好?我们深知,肩上的担子不轻。”高巍说。

    由于历史原因,中关村电子卖场一度非常红火。西区海龙、鼎好、e世界三大卖场周末常常人声鼎沸,交易活跃。任士民和张頔是该辖区管理责任人。“辖区市场主体多,要想每天把每个角落都查到,很困难。”张頔说。为此,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认真梳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信息,寻找商户违法风险点,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

    与每天穿梭卖场的张頔和任士民不同,姜浩分管的区域有不少大国企。“有的企业财大气粗,高不可‘攀’。”姜浩的感受,也道出了中关村西区高端产业和低端产业并存的现状。

    西区高楼林立,走访企业需要相应的门卡才能运行电梯。“有的企业人员对工商执法有误解,并不配合我们工作,有时我只能走楼梯上去。” 姜浩说。

    知其道才能治其有方。姜浩自我加压,努力学习工商业务和企业财务知识,用高效、出色的工作树立公正、权威的工商执法形象。“现在我去企业,他们会主动把台账和报表拿来给我们检查,而且还向我们咨询一些法律法规知识。” 姜浩说。

    “电子商务有可能颠覆传统商业模式,中关村转型正在加速。”高巍眼见电子卖场正经历衰退的阵痛,他办公室不远就是近两年崛起的创意咖啡街。目前,在中关村西区新增的3000余户市场主体中,93%是高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金融业等新兴业态。

    像以“3W咖啡”为例的创新型孵化器,以“创客空间”为代表的创意人才聚集地,以“雨辰视美”为模板的业态转型企业等,将原来的电子一条街,一步步变成了创新一条街。

    “10年前,你在这里碰见一个年轻人,十有八九是来买电脑的;现在,来这里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创业梦想。”高巍说。

    面对新兴市场主体,年轻的中关村西区工商所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一步也没有停顿。西区故事还在上演,中关村在等待下一个奇迹。它的明天是崭新的,高巍和他的伙伴们参与其中,乐见其成。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