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尹卫东:中关村将出现千亿级生物科技企业

日期:2014-09-12  来源:经济观察网
[字体: ]

9月10日,中关村(000931,股吧)上市公司协会在京举行《中关村上市公司竞争力报告》发布会,不过,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会长、科兴生物CEO尹卫东在介绍报告内容时,却有意略去了自己的本行—生物医药这一版块。

  尹卫东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独家采访时毫不讳言:不好拿出手—生物和医药行业中市值排前两名的是同仁堂(600085,股吧)与大北农(002385,股吧),前者主打中医药,后者主打饲料和农作物种子,而真正科技含量高的生物医药企业排名非常靠后。尹卫东执掌的科兴生物,2013年市值不过21亿元人民币,在市值动辄百亿的中关村企业中并不起眼。

  生物和医药是中关村的传统优势行业,在中关村的“641”产业格局中,生物科技属于将“引领发展”的产业之一。不过,2013年该行业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仅占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的9%。常用来与中关村做对比的美国硅谷,则拥有美国最大的生物科技企业群,生物科技是其核心产业之一。

  尹卫东简单做了一下类比,谷歌的市值是百度的六倍左右,硅谷的人均收入是中关村的六倍左右,硅谷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的GDP也是北京市的六倍左右。而在生物科技行业中,硅谷的基因泰克在2009年被收购时,市值超过千亿美元,在中关村还没有可与之比拟的生物科技企业。

   不过,因为生物医药行业超长的研发周期和技术积累的必要性,并不能以IT、互联网企业的崛起速度来要求生物医药企业。中关村的生物和医药企业的总市值的 增长已经连续7年超过了20%,发展势头稳健。虽然眼下生物和医药企业在IT、互联网企业的阴影之下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尹卫东相信5~10年内中关村将出 现千亿级别的生物科技企业。

  相比之下,IT、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波动性更大。2013年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暴涨51%,尹卫东认为基本面并不能完整解释涨幅为何如此之高:净利润总额增幅仅有4%,总营收增幅也不过11%。2012年中关村上市公司总市值甚至不升反降了1.9%,反差强烈。

  可资比较的是,硅谷的互联网泡沫一次又一次升腾与破灭,硅谷的生物科技企业的业绩表现则相对稳定很多。据媒体报道,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硅谷唯有生物科技企业还在积极招人,十分抢眼。

  而中国的生物和医药产业的发展,还取决于医改的继续推进。

   尹卫东带领的科兴生物是国内举足轻重的疫苗研发和生产企业,曾生产出国内第一支SARS和甲流等严重流行病的疫苗,尹卫东被称为是疫情发生后“国家领导 人首先要见的人”。但是,尹卫东认为科兴的疫苗产品卖得还不够多。以流感疫苗为例,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60%~70%的60岁以上老人都应该接种,美国 一年的接种量达到8000万支,而中国全年的接种量不过3000万支,并不是因为中国人不需要接种,而是现在负责疫苗接种的疾控中心满足不了需求。

   目前的健康医疗行业,上游的医药开发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而下游的健康服务却仍待破局,消费者的医疗需求被现行的体制所束缚而未能充分释放。在尹卫东 看来,现在医疗行业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做了自己做不到的事,因此医改首先要允许民间和国际资本进入医疗机构,提供民众迫切需要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也要 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这是真正惠及全民的事业,“高速公路可以少修一些,虽然是基础设施,但也不是每个人都用得到的,”尹卫东开玩笑道。

  除了改革现有医疗机构,尹卫东也谈到增量改革的思路,随着经济发展,民众对健康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

  另一家中关村上市公司碧水源(300070,股吧)的董事长文剑平表 示,碧水源做污水处理已经碰到了天花板,因为市场完全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里,“要说服政府领导实在太难,以至于不可能。”因此碧水源开始转向直接面向民 众,做末梢水净化。文剑平说,几年前北京的空气质量非常好,因为没有PM2.5超标这回事。现在有了PM2.5,空气质量一下就变坏了,在居民用水上也会 发生类似的事情。

  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 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尹卫东认为,依托中关村在科技领域的实力,中关村的生物和医药企业无疑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关村上市 公司协会致北京市长王安顺的信中提出,“中关村要为继IT产业之后的大健康产业爆发增长做好准备,迎接到2023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万亿的局面,拥有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