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北京中关村人均创收149.5万元

日期:2014-12-11  来源:北京晨报
[字体: ]

中关村管委会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达到2.57万亿元,同比增长19%。在大企业领跑经济数据的同时, 中关村的经济活力也在延续,一群年轻人正在创业大潮中各显其能,成为中关村独特的“21岁现象”。创业邦自2012年开始发布中国最佳创业城市以来,北京 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第一名。

中关村成为改革“试验田”

中关村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央及北京市在中关村先后试点 实施了“1+6”、“新四条”、“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股权激励分期缴纳个税、职工教育经费税 前扣除、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向改革要动力,靠改革增活力。

以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为例,试点政策规定,中关村 示范区内的中央级事业单位一次性处置单位评估价值或批量评估价值8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处置,报财政部备案。而在此之前,中央级事业单 位的科研成果处置需要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周期长。转让的收益扣除奖励后,还要全部上缴。

新政的出台,刺激了中关村科技成果转让。以北京理 工大学为例,有60%至70%的成果估值在800万元以下,学校将近7成的科技成果能由学校自主处理,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数据显示,北京地区中央 和地方高校、科研机构2011至2013年期间科技成果处置项目累计1531项,一大批科研成果正在加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高校成为创业“大本营”

硅谷之所以是全球公认的创新中心,最核心的是它是全球的创业中心,通过创业吸引了全球的人才、技术和资本。在中关村,创业生态系统正在显露雏形。

高校成为创业者的大本营。清华、北大、北航等知名高校各种创业活动异常活跃,创业者很多都是高校校友、老师和学生,人们谈起创业也不再不好意思了。

去年,中关村新创办6000家纳入统计的科技型企业,从这些新的科技型企业人才中,人们可以对中关村的创业人群特点窥见一斑。

一类是大企业离职创业者,也就是从大公司骨干或者管理者岗位上出来创业的,形成了金山系、百度系、联想系等“创业系”。

第 二类创业群体是90后。当你走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经常会碰到同时举办的七八场创业活动,创业氛围非常活跃,参会创业者绝大多数都是90后,他们是中关村 创业的生力军。比如从读高中时就开始创业的季逸超,研发手机浏览器,19岁时创办了“尖锋实验室”。像这样的大批90后创业者在中关村不断涌现。

中关村创业热潮在知名高校火速蔓延,带动了一批有梦想、有才华、有技术的青年学生跻身创业大军,很多知名高校大三的学生开始参与创业活动,这一大批20多岁的创业者成为激活创业的生力军,这些学生年龄大都在21岁左右,被人们称之为“中关村的21岁现象”。

数据显示,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35岁及以下的创业者共6785人,占当年示范区创业者近五成,其中30岁以下创业者占比达22.6%。

第三类创业群体就是连续创业者。有很多创业者把创业当成职业,不断地创办新的公司,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要从事新的创业。比如80后张一鸣在创办“今日头条”前,就参与和创建了酷讯、饭否和九九房。

“一城三街”创绿色GDP

以 车库咖啡、创新工场、36氪、1898咖啡馆、创客空间为代表的创新型孵化器在中关村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中关村创业服务的新型业态,称为中关村创新型 孵化器。今年6月,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这是中国第一个创业服务集聚区,众多创新型孵化器纷纷入驻,曾经的海淀图书城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创业社区。

而 创业大街的红红火火,正是中关村打造“一城三街”的一部分。以“大上地”地区为核心打造“中关村软件城”,发展适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一条街、科技金融一条街、知识产权与标准化一条街,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在中关 村核心区打造的“一城三街”已初现雏形。

如今,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中关村软件城”绝对名副其实。中关村软件园虽然仅有2.6平方公里,却 集聚了百度等277家软件企业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去年,中关村软件城的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值是460多个亿。没有生产线,不用原材料,看不见烟囱,在绿树 掩映的办公楼里,技术人员坐在电脑旁敲敲点点,创造绿色GDP。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