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加速掘金京津冀一体化

日期:2015-10-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体: ]

秦皇岛天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炳林是一个80后。去年他还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今年5月,他开始创业,主要为教育机构提供实验室模型。他告诉《经济 参考报》记者,选择来秦皇岛,就是看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机遇,一些高校甚至是基础教育都会随着人、财、物的流动来到秦皇岛。“公司开了不到两个月, 现在已经成功中标2个项目,标的额累计达到100万元,这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

   记者日前走访中关村(9.33, 0.06, 0.65%)海 淀园秦皇岛分园、中关村保定创新园、天津滨海新区等地了解到,一批来自北京的企业已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率先布局,传递出创新驱动的蓬勃市场活力。随 着市场活跃度快速攀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链”正在形成。但要进一步释放市场动能,必须加快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让创新驱动成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特别是要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津冀两地创业企业面临的资金短缺压力。

   科技企业抢滩布局京津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热潮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成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的新热点。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孟涵表示,一年来,从“政府鼓励”到“抢滩布局”,从“驻足观望”到“集体行动”,越来越多的中关村科技企业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企业壮大的新契机。

   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秦皇岛千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层大厅里整整一面墙的大屏幕上,“秦皇岛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在运营。“通过给每辆出租车 安装智能终端,可以实现交通管理部门对出租车运营情况的实时监控、智能调度、稽查管理和电召服务等各项措施。”公司总经理贺经鹏说。

   这家一年前才从北京中关村走出来的企业,运用智能软件和云计算体系,使秦皇岛市出租车运营的总数、载客情况、具体位置都跃然“屏”上,一目了然。贺经鹏说:“一旦出现出租车的异常聚集,系统会立刻警示,交管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并处理。”

   据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吕爱国介绍,为全市3600多辆出租车安装智能终端的2000多万元均由企业投资,短短一年时间里,企业获得了市场,政府则借助高科技“东风”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一举两得。

   而在贺经鹏看来,千方科技(37.88, 0.88, 2.38%)在秦皇岛还有更大的发展蓝图:汇总公司在全国各城市承建的智能交通项目,在秦皇岛建设全国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大数据中心,支持北京的总部开发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大市场。

   千方科技的案例只是中关村科技企业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5月,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正式挂牌开园,仅一年多的时间,已有6家科技企业的6个首批项目正式签约,累计20多个项目进行协调推进。

   在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占地3500平方米的北京大学[微博]创业训练营天津基地于去年12月投入使用。基地负责人袁航表示,截至今年8月,孵化器内的企业和团队超过50家,九成以上来自天津和河北。

   “无论是大公司、中小企业还是创新创业团队,布局京津冀成为越来越多民营科技企业的自发选择,显示了市场的强大活力。”孟涵说。

   低成本扩充转型升级空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河北、天津一些园区采访时了解到,中关村科技企业抢滩布局京津冀的根本推动力是市场,随着协同发展政策动员,简政放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行,利益分配机制逐步成熟,一条条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链正拉近三地距离。

   中关村河北保定创新园区的河北威控光电股份(24.26, -0.45, -1.82%)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LED的企业。总经理包敦雷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听说中关村保定创新园区落成,他主动找到负责人,要求将公司的生产线从海淀迁到保定。

   “主要是因为成本低。”包敦雷说,不算置地、盖楼的钱,仅仅是聘请人才、企业运营费用加起来能比在北京节省三到五成。现在他在保定的厂房有4层楼高,引进的生产设备均为德国进口,公司借机实现了转型升级。

   秦皇岛铭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作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作为北京铭软的子公司,公司的业务是向秦皇岛的幼儿园推广幼儿教育综合互动平台,家长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目前,公司已与两所幼儿园达成合作意向,一家正式签约。

   “北京等一线大城市的手机APP市场竞争惨烈,开拓二三线市场迫在眉睫,公司的现实需求正好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刘作胜说。

   “让百度[微博]、 小米这样的成功企业从中关村迁出来可能性不大,因此让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创新创业团队走出来并且快速成长,是我们选择落户秦皇岛的原因。”秦皇岛漫游世纪 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关耀渠说,在秦皇岛,创新团队能用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得宽松的创业环境,可以充分试错。孵化器内企业的前两年场地和房屋水电不收取 任何费用。如果试水成功,孵化器还可以帮助企业向一线城市拓展。“目前,已经有超过21家企业在孵化器内入驻,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他说。

   三地联手打造创新创业集群

   一批来自北京的企业已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率先布局,传递出创新驱动的蓬勃市场活力。天津市南开区招商办副主任张凌表示,这些企业规模不大,初期未必能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税收,但他们带来的是北京的创业生态,这有助于营造创新文化(27.450, 0.10, 0.37%),还能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天津是我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工业基础雄厚。2014年,天津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八大优势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90%。而河 北具有市场优势以及产业升级改造的机遇,比如,河北近两年要淘汰一大批落后产能,正努力打造节能环保、数据产业、生物工程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天津艾思科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馨一年前结束了在北京的科研工作,来到天津创办企业。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是视频监控火 警,在北京虽然有很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资源,但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销售设备,不能停留在实验室,还要依靠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天津在这方面有优势,我们的很 多设备都在这里生产和应用。”

   一年前,由北京东方嘉诚总部投资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选址在了天津仪表厂的废旧厂房。现在,这里已经建成超过一万平方米的众创空间,一大批北京和天津的互联网 创业企业聚集在这里。天津异乡好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胡春力告诉记者:“我们是将北京的互联网资源和启动资金,带到天津来创业。”

   天津开发区科技企业培育平台、天津泰达科技发展集团总工程师马萱说:“天津开发区集聚世界五百强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积累了一大批制造业人才。而北京的优势是技术和人才,两者结合起来,在智能硬件、3D打印等领域就有很多合作的空间。”

   目前,一些热点地区已经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以天津开发区为例,这里现已成为北京创业者的“热土”,区内已建成、新落户和正在洽谈的“众创空 间”与创新型孵化器已达16家,其中9家来自北京。依托这些专业型孵化器,天津开发区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其中50余家企业通过了国家级高 新技术企业认定,多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

   多位接受采访的地方官员、企业家和专家表示,随着中关村企业走向津、冀,形成规模聚集,三地将逐步形成包括上市公司、创新创业团队、孵化器,以及第三方评 估机构、投资人和中介服务在内的生态系统,催生京津冀“科技创新链”的壮大,加速推进三地协同发展。从实践操作层面,三地高科技企业“走出去”尚有潜力可 挖,亟待关注。

   吕爱国认为,加速高科技企业布局京津冀首先要统一待遇,让企业在哪里发展都能享受到和北京一样的待遇。例如,已经在中关村注册的科技企业落户河北时,即使 是同一家公司从事同样业务的子公司仍然要重新审批资质,一些公司的资质甚至要报到国家层面审批,降低了企业落户的效率和积极性。可考虑同一家科技型企业在 河北落户子公司时,就同一个科技项目采取备案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和流程,积极鼓励高科技企业“走出去”。

   袁航表示,以天津为例,当前的创新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在推介项目时,许多来访者关心的是“有没有事业编制”“是不是铁饭碗”一类的问题。要想培育创新 创业的土壤仍然需要在提升环境层面下工夫。例如,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速北京创新创业团队“走出去”,形成创新创业的“聚集效应”;提升为高科技企业服务 的能力,在简政放权、一站式服务、高端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课程培训等领域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便利。

   受制金融资源分布不均

   业内人士指出,创新创业有两个“翅膀”,一是核心项目,二是金融支持。目前,京津冀在项目协同、优势互补中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受制于金融资源分布不均,津冀两地创业企业仍面临资金短缺的压力,建议通过金融资源疏解、金融一体化及金融创新等方式予以缓解。

   一家互联网创业孵化器在天津地区的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过去,好的创业项目都在北京,因为北京金融资源丰富,有各种类型的投资人,这是创业企业 必不可少的支持。现在北京的空间饱和了,很多项目虽然到了天津、河北,但还是要回到北京找资金,因为当地缺乏优秀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这个问题不解决, 天津、河北就会变成北京的“厂房”和“车间”,不具备持续竞争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秀池指出,科技创新资源的着陆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北京是国家金融决策中心和金融管理中心,也将不可避免 地成为金融机构以及各类资金的聚集地,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抽血”效应。与北京相比,天津、河北两地金融资源不足,无法为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创业企业急需 “补血”。

   业内建议,推进京津冀地区创新创业协同发展,化解三地资金“贫富不均”现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推进北京金融资源的疏解。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委会一位人士认为,天津未来的规划定位包括“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基地”,但现有金融资源并不多。建议将一些有引导、示范效果的金融创新机构放到天津,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

   第二,推进金融一体化服务创新企业。一些学者建议,创新创业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灵活度高,仅靠当地传统金融机构很难满足需求。建议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快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等方式,让资金在三地自由流动。

   第三,津冀两地政府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业内呼吁,创新创业企业渴望“第一桶金”,政府可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规范和加强各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以股权投资、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对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