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资本逐渐青睐技术创新

日期:2016-10-24  来源:京津冀周刊
[字体: ]

 

 

QQ截图2016102320423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的品牌盛会——中关村创新创业季活动日前闭幕。在闭幕式的当天,由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发起的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正式启动,三期300亿元的资金将支持行业领先企业从百亿级迈入千亿级。这也折射出中关村资本的最新动向。那些凭着一份商业计划书、一个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就能拿到高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释放的是资本回归理性的信号,也是资本连接经济转型的必然。

百亿级如何迈入千亿级

中关村并购母基金的战略出资人包括京能集团、中关村发展集团、清华控股、甘肃金控、海国投;参与的金融机构包括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浦发银行、邮储银行;这只基金由大河资本进行管理。

根据计划,中关村并购母基金将募集三期,共计300亿元,将根据上市公司并购需求设立若干子基金,快速、低成本解决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需求,助推企业做大做强。未来3-5年,基金将支持中关村领先企业开展1500亿-2000亿元的战略并购。同时,海淀区还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并购的配套政策,为企业并购进一步增信,支持领先企业跨越式发展。

“这只基金以并购为主,重点支持中关村的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推动这些企业从上百亿元的规模向千亿元级别迈进,快速成长。”中关村并购母基金的战略出资人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李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企业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过程中,需要并购一些对它有用的技术、产品,但依靠企业自身确实有难度。在她看来,这只基金的诞生非常符合中关村上市企业现阶段的需求。

“从基金角度来看,已经领先的企业再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关村已经进入了领先企业再创新的时代,这也是中关村创新发展未来的新动能。”刘志硕这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刘志硕是中关村大河资本的合伙人,中关村大河资本则是中关村并购母基金的管理公司。在他看来,中关村企业的创新不是能力,而是基因——不断进行再创新的基因。未来,这股力量的强度会变得更大,例如:输入规模的扩张、利润规模的扩张、市值规模的扩张。“这并不意味着早期创新不重要,而是创新在不同阶段的状态。”

刘志硕预判,未来十年里,中国将是细分市场的领先者,将全面扩张市场份额,进而拥有定价权、利益保护能力、内部创新的动能。“未来,除了几个有限的领域外,中国都将是领先企业扩张市场份额的阶段,中关村并购母基金正是聚焦于此。”

事实上,海淀区发起这只基金还有另一层深意。“中关村并购母基金还会全力支持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走向京津冀,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跨区域合作,实施国际化战略,聚焦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通过中关村并购母基金等科技金融元素的完善来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建设。”海淀区区委副书记、区长于军表示,也希望这只基金的设立,带动更多国内外的并购基金落户海淀,共同建设全国并购资本中心。

毋庸置疑,中关村并购母基金也面临一些挑战。“中关村母基金的运营发展在新的领域下,是全新的发展阶段,它面临很大的压力,需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共同呵护、共同配合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于军直言。

资本新动向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关村并购母基金也从一定层面折射出了资本聚焦中关村“双创”的新动向:青睐技术创新,关注“高精尖”产业,服务经济转型。

海淀是中关村的发祥地,也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同时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这里有一条200余米长的中关村创业大街,这里是我国“创新创业”的风向标:投资人到这里找项目,创业项目到这里找资本。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对于投资人来说,仅是商业模式创新、消费升级的创业项目已不太容易拿到“钱”了。

“不同的投资人对不同的产业、项目和阶段有不同偏好。以中关村发展集团为例,我们也在调整自己的思路,关注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三大领域。”李妍说,中关村发展集团未来将更关注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性、有技术含量的项目,也就是技术创新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项目。“改变全人类的生活方式还是要靠这些顶尖的技术。像O2O、消费升级、纯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是不会投资的。”

李妍称,从阶段上来看,中关村发展集团的资本注入偏早期,天使轮、VC轮投资比较多。“我们对比过中关村与硅谷,目前我国支持创新创业的资金关注后端的比较多,因为前端风险比较大,今后我们还是会继续坚持。”

据了解,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资本已经支撑的项目有很多,例如落地怀柔的纳米产业、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抗癌新药等,接下来还会关注新能源、集成电路等。

除了中关村发展集团这样由北京市委市政府打造的市场化投资平台外,其他类型的资本对投资项目也有着类似的看法。

“我们更关注有技术创新的项目,也就是有核心技术、有技术门槛的项目,单纯的模式创新时期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关注的核心是技术和模式联带的创新。”中关村天使投资百人汇认证会员、云石资本合作人郭旭升说。

雷锋资本是北京宜中圣哲投资有限公司为服务“双创”而独立设置的基金,主要投资种子时期的创业项目。“我们一大块是投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项目。”雷锋资本始创合伙人张立强介绍,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互联网+”或者是信息化升级。而这些企业越是传统风险越大,因为很多企业没有互联网基因,也没有人才和团队。于是,雷锋资本开创了独特的投资方式: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项目由雷锋资本全部投入,在企业满意后再洽谈付费或股权合作;如果企业不满意,风险由雷锋资本全部承担。

英诺天使基金的创始合伙人李竹也比较喜欢投资技术创新类的项目,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这些有技术含量的项目是我们的重点之一,我们不仅投,而且投资速度还快。”李竹说。

与上述几位投资人不同的是,李竹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关注文化创意类的项目,像动漫、游戏、文学、影视、社交媒体等。

是寒冬还是更冷静

了解了资本的偏好,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资本寒冬”的声音在中关村此消彼长了。事实上,投资人对于项目的遴选更加理智与理性,他们也更清楚全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双创”。与之前相比,创业者拿着一份商业计划书、做一个App就能拿到很多投资,估值动辄上亿元、十几亿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无论投资的阶段如何、聚焦的项目怎样,上述几位投资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他们在投资时更加冷静,这对营造中关村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是一个好的态势。

“大家都趋于理性,不是一味地追概念了。”郭旭升坦言。

“的确,大家越来越理性,很多人称进入了资本寒冬。其实,我们真正的投资人喜欢这样的寒冬。之前有些不理性,也就存在一些泡沫,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估值虚高得很,这对创业者也不是好事:他一下子拿了好多的资金,也就不是创业的心态了。对于投资人来说,有些项目本来就值那么多钱,对于投资人来说是压力很大。”李妍说。

“资本的理性回归其实是一个普及的过程。比如前两年,当投资人投入一些赶潮流的项目时,收益达到十倍、百倍,容易让大家盲目,让大家忽略风险。”张立强一直在强调,“双创”的浪潮让创业门槛降低了,但创业成功的门槛一直没有变,资本应该回归理性。

“门槛低就意味着很多人能够‘进去’,但更多的人是‘出不来’的。所以,现在的很多投资人都关注高门槛的项目,比如技术创新的,‘高精尖’就是高门槛。因为只有他可能做出来,一旦做出来就是全球领先的项目。对于经济社会的贡献也不言而喻。”李妍进一步进行了说明。

北京商报记者也拿中关村与硅谷进行了对比。一直以来,硅谷并没有所谓的投资热潮,而是一直保持一个良性的投资状态:看似波澜不惊,但好项目必然会得到投资。众多投资人也一直认同资本要尽快回归理性,尤其是在“双创”方面,这是必然的过程。

从李竹的观察来看,伴随着资本回归理性,创业项目的估值比去年降低了约三成,这样的变化从创业者角度感受应该最为明显。

那么,创业就得不到投资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创业者来说,应该放平心态,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把自己鲜明的特色做出来,清晰地表明解决的是哪部分人的哪部分痛点问题。好项目还是有钱的,有钱的找不到好出口的还是多的,但包装一个新概念就往里砸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郭旭升特别提醒创业者,玩概念的时期确实过去了。

北京的经济转型目前已步入深水期,“双创”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发展离不开资本,在这样的时期更是如此。

“目前的经济转型是依靠资本的纽带来完成的,并不是靠贸易或者行政的干预。现在是通过资本的联系,来使得技术领先者来淘汰落后产能,来创造新的产能。”刘志硕如是说。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