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1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大学、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美大学技术经理人协会、意大利创新技术推广署共同主办的“2011跨国技术转移北京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
在4月14日上午的“2011跨国技术转移北京论坛”的开幕式上,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AUTM总裁Robin Rasor、意大利创新署署长Davide Giacalone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并致词。北京市科委闫傲霜主任主持了开幕式。
在随后的签字仪式上,签署了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协议、也签署了多项国际技术转移合作项目协议。在签字仪式上,芬兰赫尔辛基大区投资促进局和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签署了共同建设“中芬金桥(北京)创新中心”的协议。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助理杨楠博士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区投资促进局驻华首席代表张安女士代表签署了协议。“中芬金桥(北京)创新中心”的建立得到了中国科技部和芬兰就业与经济部的大力支持。中关村软件园园区企业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气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康德拉什科夫院士签署了“基于椭圆展开理论的真地表地震成像关键技术合作研发”协议。
北京正在日益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跨国技术转移枢纽和窗口,2009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36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40%,技术进出口总额达到287亿元,技术转移合作伙伴遍及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聚集了众多的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北京,正处于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关键时期,利用跨国技术转移驱动区域创新,在北京拥有坚实的基础,并对辐射和带动中国创新发展具有标志性的示范影响。
“2011跨国技术转移北京论坛”的主题是“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邀请了国际知名技术转移、创新服务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参加,组织了主题演讲、VIP高端论坛、技术转移学术研讨、国际技术转移研修班等特色活动,同时设置“专题领域技术转移推介”与“国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展示推介”专场对接,对接会分为“生物与医药技术推介与对接”、“现代农业技术推介与对接”、“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技术推介与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介与对接”四大领域专题。
这是一次海内外创新企业与最新科技成果零距离碰撞的难得机会,是众多企业寻找合作渠道、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交流平台。“2011跨国技术转移北京论坛”是国际技术转移领域最权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成效最显著的年度盛会。
中关村软件园国际化成果链接:
中关村软件园经过10年的建设和运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国际化运营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交往,逐渐过渡到进一步的交流,找到适合园区各企业与国际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方式,并成为客户或合作伙伴。中关村软件园与芬兰科技园、韩国仁川、印度班加罗尔、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等10余个国际园区建立了友好园区关系并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中关村软件园每年举办数十场各种形式的技术研讨会、商务洽谈会、品牌推广会,组织园内外企业参加美国、欧洲、日本、印度以及国内有关展会,共同拓展国内外市场。自2001年至2010年底,中关村软件园公司共接待主要外国代表和代表团来访近100批次,共约2000人次。在此期间,软件园公司分别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瑞士、以色列、芬兰、瑞典等将近20个国家的软件组织、企业、驻京使馆建立了业务往来与合作关系。
中关村软件园通过建立国际项目合作平台,与国际同行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疏通国际合作的渠道。2006年7月,印度塔塔咨询服务亚洲太平洋私人有限公司(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大用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华苑软件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一家中国超大规模软件公司——塔塔信息技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国内首家国际高端服务外包转移中心、新世基(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新世基公司)落户中关村软件园。
2010年10月,中关村软件园公司与芬兰赫尔辛基投资促进局签署了《中芬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合作备忘录》,并分别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和芬兰赫尔辛基设立了中芬金桥科技创新中心,旨在推动两国企业和机构在信息技术创新领域的共同发展。
中关村软件园公司通过建立国际合作联盟,促进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加强协助进入国际合作园机构和企业与软件园内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使园内外机构和企业互惠互利,协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