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将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享受示范区相关优惠政策。中科院怀柔园区也由此成为了中科院在北京继中关村、奥运村科技园区后第三个重要的综合性科技园区。目前,怀柔园区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据了解,中科院怀柔园区主要由科研与转化基地、教育基地、北京综合研究中心三部分组成。
科研与转化基地位于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先期规划面积约1438亩。截至目前,已有中科院共13家科研单位、7家研究所持股企业进入或即将入驻,总投资近50亿元。其中,电子所、力学所及中科合成油公司3个首批入园单位项目均已在2010年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化学所“北京纳米材料绿色打印技术产业化基地”一期工程已于2010年6月份开工建设,预计今年6月底竣工;空间中心、网络中心项目今年开工建设;声学所、生态中心、自动化所、生物物理所、动物所等单位项目完成初步设计,将进入立项阶段;地质地球所、煤化所已经完成初步规划设计方案;高能所、空间中心等单位持股企业也正式与怀柔开发区签署入园合作协议。
教育基地即中科院研究生院雁栖湖校区,规划面积1075亩,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将建成各类校舍34万平方米,目前一期西区工程共18万平方米于200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预计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满足1万余名研究生的教学、生活和科研活动,成为中科院最具规模的研究生教育园区。
北京综合研究中心是怀柔园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要启动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用地147公顷(约2200亩),将重点规划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部分大科学装置项目,主要由北京先进光源、综合极端条件设施、脑科学成像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和若干前沿交叉研究中心组成。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达到60亿元,计划于“十二五”至“十三五”规划期间分步建设。今年3月18日,中科院与北京市正式签署共建北京中心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北京中心项目初步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用地选址已基本确定。
中科院党组成员、北京分院党组书记何岩说:“中科院在‘创新2020’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以怀柔园区为重点的北京区域创新与转化集群。目前通过加强产业要素汇聚,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完善科研成果转化链条等措施,先后搭建了成果集成、投融资、知识产权服务等平台,逐步形成了服务科研产业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