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6日电(记者晏燕)一幅有些发黄的照片,将人们的思绪拉向了20年前的情景。一条南北通衢的中关村大街,依稀留下昔日“电子一条街”嘈杂的繁荣……面对中关村今日的辉煌,参加今天召开的“海淀区纪念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大会”的与会者思考着一个主题:使中关村在20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动力是什么?
“这是不断创新的结果”。海淀区区长林抚生的一席话让在座的许多亲历当年“电子一条街”转型、发展的政府官员、科技人员和创业者感慨万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关村今天的创新能力”。当年参与中关村第一家科技型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部的纪世瀛,曾多次向记者回顾当年创业的艰辛。如今这位66岁的老人仍然喜欢经常到中关村大街“遛弯”,徜徉在高楼林立的大街上,捕捉着这里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感受着创新带给中国的巨变。
中关村的发展,凝聚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科技日报》社长张景安在“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一书的文章中,详细的回顾了科技部(国家科委)对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科技人员创业实践所给予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事实证明,中关村的发展,不仅是自主创新的结果,也是我国在科技体制创新的成功范例。
海淀区决策者指出,追溯创新之源,总结创新经验,为海淀区———这个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在未来20年发展中总结宝贵的经验,将是海淀区启动纪念中关村园区成立20周年活动最重要的动因。据悉,海淀中关村西区已被确定为北京金融中心的新兴科技金融功能区。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长张景安出席了今天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