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园区 > 正文

中关村海淀园获评“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

日期:2008-07-04  来源:千龙网
[字体: ]

  千龙网北京7月3日讯 (记者 张起卫)纪念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新发展20周年座谈会今天在北京召开。

  20年来,中关村人以一往无前的创业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的海淀园,一直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从创新源头上推动了海淀中关村的创新发展。为了纪念这段辉煌历程,追溯创新之源,弘扬中关村精神,北京海淀区举办了此次以“创新之源、辉煌历程”为主题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海淀区各级领导总结了海淀园二十年创新发展成就,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07年底,海淀园累计高新技术企业20000余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6314家,亿元以上企业突破500家,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促进方式不断创新,以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数字音视频(AVS)、科技奥运等为重点的高端产业得到大力扶持,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聚集效应不断显现;投融资服务体系和投资环境不断优化,2007年海淀区、海淀园分别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会上还宣读了中关村标志“生命”雕塑的新寓意。

  追溯创新之源,回顾创新之路,海淀中关村在发展之初通过制度和组织创新引领中国科技体制创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区作为我国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管理条例和管理体制成为后来者的蓝本。20年前,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芮杏文曾强调说,中关村之所以有活力,根本在于体制创新。

    座谈会上,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从企业角度畅谈了园区制度和组织创新对联想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以及联想从建立到发展壮大过程中是如何推进制度和组织创新的;中关村元老级创始人纪世瀛围绕“创新的关键在于勇于突破”这个主题,回顾了中关村体制创新走过的路;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裁谢永斌从TD-SCDMA产业的发展历程谈了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作为创新之源的主要特征。

  在座谈会现场,海淀园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庆祝了生日并颁发了纪念奖牌,对园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为奥运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颁发特别贡献奖;同时,各企业也向为园区发展和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领导献花致敬。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