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领导和嘉宾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倒酒庆生,同时为成就展揭幕。 本报记者刘垠 摄
本报讯 记者刘垠报道 10月9日,为期6天的“创新之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国家会议中心揭幕。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科技部副部长杜占元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由科技部火炬中心、中科院北京分院、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本次展览,着重介绍了中关村发展历程、科技成果以及当前中关村十大园区建设情况,约300家科技企业和数千件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展示。
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的“创新之路”展览,分为发展历程、最新成果和一区十园三大部分。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关村由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从科技园区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4个不同发展时期。这里有诸多淡出人们视线的的老产品实物:最早的五笔字型输入法、第一款汉王手写板、四通公司的MS打字机、联想汉卡和中国最早的自主品牌电脑、希望公司的UCDOS等;更有20多年来技术依然领先的老产品:最早的“里氏硬度仪”和中国第一只钛金表壳等;此外,还有20世纪80年代催生实验区诞生的中央领导批示,以及中关村企业家在中南海座谈的最原始记录等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戴卫介绍说,最新成果部分则着重展示中关村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贡献社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国家重大工程,不仅展示了中关村企业参与“神舟”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的技术研发,以及自主创新产品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的成功应用;红外测温仪、非典疫苗、疫情监控的光能手机等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的高科技产品,也在此间逐一亮相……一区十园部分主要展示了各园的主形象同时兼具洽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