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园区 > 正文

中科院将从五方面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建设

日期:2009-05-23  来源:《科学时报》
[字体: ]
    5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委区政府举行中关村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海淀区区长林抚生介绍,举办中关村创新与发展论坛,是海淀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启迪智慧、凝聚力量,共同谋划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活动。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北京大学原校长陈佳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等就“坚持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
 
    白春礼指出,当前,全球正进入一个新的大调整、大变革时期。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全球继续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同时,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都会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技术革命,并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我国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离不开科技的强大支撑与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将成为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将为我国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作出切实有效的贡献,因此,我国的科技创新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
 
    白春礼说,自主创新不是封闭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产学研结合。创造性的集成,实现规模产业化,不能单靠某一家研究机构完成全部的技术研发,而是需要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在致力于前瞻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关键公共技术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与企业联合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规律,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组织力量开展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应用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白春礼表示,地处海淀区的中关村地区,是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中科院的科研院所在京最为集中的区域。可以说,中科院京区科研单位与中关村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中科院科研单位在信息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科技奥运、神舟载人飞船系统、嫦娥绕月探测工程及国防安全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战略意义的自主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飞速发展,也为高新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此聚集,中科院创办成立的联想、汉王、曙光、龙芯、中生北控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逐步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品牌企业。
 
    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将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集成创新资源优势,加快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步伐,打造完整的科技创新价值链,重点在五个方面支持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科研体制机制的创新试点工作。结合中科院科研院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组织相关研究单位和参控股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使用、股权激励、技术转移成果收益等方面的试点工作。二是联合示范区企业共同参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积极组织并联合示范区相关高新技术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有关科技计划项目,整合创新体系各单位之间的研发优势,使国家科技项目实施更具实效性。三是将中科院科技条件资源进一步向示范区企业开放。鼓励相关科技条件资源面向示范区企业,特别是面向中关村百家创新企业开放,与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和专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分析检测、委托研发等各类技术服务。四是推动中科院优秀科技人才参与示范区建设。鼓励并推荐优秀科技人才加强与示范区企业的合作,面向地方需求,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智力成果价值向市场产品价值的转化。五是加强与示范区投融资体系的合作。结合示范区深化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工作,进一步鼓励中科院相关参控股企业加强与示范区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努力将企业做强做大。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中科院正在展开科研院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借助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机遇,中科院将重点作好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根据现有的国家有关重大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许多项目经费中不能列支间接费用,影响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工作积极性;同时现有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虽然原则提出并要求给在技术转移转化收益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研和管理骨干以股权、分红权及现金等方式的奖励,但由于没有具体实施细则,致使相关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落到实处,严重影响了科研骨干参与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中关村被批复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按照中科院主要领导指示精神,中科院北京分院已就研究所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初步形成了《中科院北京分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方案指出,股权激励和重大项目经费使用与中科院科研院所、转制企业及参控股企业联系紧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