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园区 > 正文

中关村昌平园庆祝批复建设20周年

日期:2011-11-1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字体: ]

  近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批复建设20周年工作汇报会在北京举行。参与昌平园建设的领导、工作人员汇聚一堂,在抚今追昔中共同展望昌平园“十二五”发展规划。

  会上,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汇报了相关工作情况,现场穿插播放的视频片回顾了昌平园建设20年走过的历程,3位当年参与昌平园建设的老领导深情讲述了当年昌平园创建的历史。

 

  1991年11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昌平园区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标志着昌平园进入创业阶段。以昌平卫星城南侧为中心,4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为昌平园的范围,成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组成部分。1992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昌平园区办公室、中共昌平县委科技园区工作委员会、北京兴昌高科技发展总公司相继成立,形成了工委、办公室、总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昌平园主要领导在一无办公地点、二无交通工具、三无工作人员、四无经验、五无启动资金的情况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

  1998起,中关村昌平园进入快速发展和壮大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了跨越式增长,确立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群体。园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中心区、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及三一产业园。数据显示,2004-2010年,共有1144家企业入驻昌平园。2011年第一季度,园区经济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首季开门红,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42.2%;实现总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47%;实缴税费13.7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29.2%;实现出口1.7亿美元,同比增长42.3%。

  展望未来5年,中关村昌平园管委会主任于泓介绍,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昌平园将实现经济总量“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财政贡献“提前翻番”,形成能源科技、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和以科技研发、科技商务、信息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产业;全力打造高端现代制造、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科技商务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产业板块”的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昌平园中心区、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科技商务区、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未来科技城科研成果转化基地、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八大产业功能区,努力形成新的增长极。

  会上,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受到表彰。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