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跃升路径之三

日期:2011-04-25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科学发展 转变方式

  中关村创造了又一个财富神话。

  美国东部时间3月9日晚,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1年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成为内地首富。

  作为上榜富豪,李彦宏的排名,甚至高于“苹果”掌门人乔布斯,谷歌公司董事会主席埃里克·施密特。

  美国一直以来是世界的“造梦中心”。

  在很多人眼中,“造梦中心”,在2011年的这个春天,李彦宏及他所在的中关村,上演着中国版的“造梦传奇”。

  当创新和转变时代来临时,打赢攻坚战,打赢持久战,成为各地必须翻越的厚重高墙。

  中关村在人才的渴求中紧握时代脉搏。

  中星微的邓中翰,搜狐的张朝阳,土人设计的俞孔坚,普罗吉生物的罗永章……有数据统计,出国的留学生和回国的海归中,2/3和中关村联系密切,他们或就学于中关村,或工作在中关村,或创业在中关村。

  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在世界培育中关村。

  在李彦宏财富神话的热议声中,中组部等15个部委与北京市印发《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建设中国特色人才特区,成为中关村的新方向。

  为各地“探路”:中国特色人才特区

  中关村缺人才,这似乎是一个悖论。

  众所周知,这里有40多所大学,数以万计的教授,每年培养出大批高质量毕业生;这里有中国科技的火车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身处其间,研究院所数不胜数,全国十分之一的院士在这里安家。

  “中关村很缺乏人才,”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夏颖奇在面对媒体时语出惊人,“缺乏真正了解国外最新的、最前沿的技术的人。”

  这背后是中关村的“人才观”:作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摇篮,中关村要赶超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一定要大批地吸引留学生特别是高端领军人才回来加盟本土的创新创业队伍,他们既有国外科技前沿的实践经验,又有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的深刻理解;既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又与国外专家和公司有广泛联系。

  “这些人不是坐火车来的,也不是坐汽车来的,他们都是坐飞机来的,他们的创业,将影响世界产业的格局。”夏颖奇对此有个形象解读。

  没有“中国互联网建筑师”亚信科技,人们“触网”的时间表会推迟;没有“星光中国芯”的缔造者中星微,人们电子产品仍会大量植入进口多媒体芯片;没有“众里寻他”的百度,人们无法便捷地在中文网络世界“冲浪”。

  博士、硕士约12万人,“海归”人才过万人。中关村,循着“海归”人才创业创新的轨迹。只不过,人才资源创新潜力迸发,当初靠的是“带头吃螃蟹者”破釜沉舟的勇气,今天则亟须制度性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今年年初到中关村调研人才特区建设时指出,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全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随后,《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

  按照《意见》规定,从2011—2015年,面向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国家发展所特需的各类人才,建设“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中国特色人才特区。

  首试“人才特区”中关村将分“两步走”:2011—2012年,聚集包括“海归”人才在内的3万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初步形成机制新、活力大、成果显著的政策体系;2013—2015年,聚集5万名左右高层次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作为人才特区,中关村实为各地“探路”。按照《意见》规定,中关村将实行13项特殊政策,包括在人才特区布局和优先支持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和项目;推动投资便利化;简化外汇资本金结汇手续;科技经费列支政策;进口税收免征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兼职管理制度;在高层次人才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医疗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等。

  培育成长“土壤”:人才“磁场”创业“气场”

  貌不惊人,俞永福却真的非同寻常。

  “不愿再做旁观者。”作为优视科技CEO,俞永福有梦,“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会,成为领军企业。”

  瞄准全球,说来容易,实是庄严抉择。

  谈起过往30年变迁,俞永福认为,存在三个王朝。

  第一个王朝,关键词是硬件;第二个王朝,关键词是软件;第三个王朝,关键词是软件服务化。“第四个王朝将属于移动互联网,不过尚未诞生代表企业。”俞永福称,“对于优视科技而言,仅仅占领中国市场显然不足。”

  背倚中关村,优视科技有着人才的天然积淀,并已开发英文和俄文两种产品。

  面对发展5年就开拓国际市场的质疑,俞永福说,中国互联网公司走出去基本上都是和国际巨头进行巷战,移动互联网仍存在快速占领的机会。

  先占领新兴市场,再逐渐包围成熟市场,是优视科技国际化的策略。

  俞永福不甘寂寞。中关村不甘寂寞。

  作为中国高新区的佼佼者,中关村是信息人才的“磁场”,是技术创新和人才创业的“气场”。

  中关村管委会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关村每两个工作日就诞生一家留学生企业,留学归国创业人员占全国的1/4。

  正因如此,全世界的著名企业把中关村作为登陆中国的“坚实跳板”;正因如此,中关村汇聚了20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寻梦;正因如此,1999年以来,已有10000多名留学生创立了5000多家企业。

  2004年,在日本三菱做研发主任的宣奇武回到国内组建公司,三菱的设计师来了,在韩国大宇、现代工作多年的同行来了,很快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聚集起来。

  短短时间,宣奇武领导的这家汽车设计和工程公司,帮助中国主流自主品牌企业开发了包括整车、发动机在内的若干产品。

  中关村管委会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主任颜梅总结“宣奇武道路”:“一个人回来了,聚集了一个团队,一个新的高科技产业就诞生了。”

  聚集人才重在培育“土壤”。

  中关村把服务瞄准海归创业的每一道坎,探索实施“孵化+创投”的运营服务模式,直接为在孵企业投资或向投资机构推荐、引入创业投资,全国40%的风险投资聚集在这里,“只要你有想法不怕没有资金”。

  入选“中关村十大创新创业人才”是俞永福前行路上的印记。与他一起入选的,还有李开复、徐广涵等。

  寻求新坐标:建设未来科技城

  于泓的活力,随着“未来科技城”动工与日俱增。

  “以前,我们提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未来科技城里,产学研将走向真正的一体化,不再是过去简单的结合,而是要实现科研成果和企业利益、命运的一体化。”作为北京市昌平区科委主任,于泓坦陈,“汇聚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是未来科技城最突出的特点。”

  中关村,无法忘记“科学城”。毕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出“科学城”,曾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或许,用“扔掉铁饭碗,端起泥饭碗”来解释毅然舍弃干部籍、舍弃职位职称、走出科学城的知识分子,是非常蹩脚和不准确的。他们思考的焦点与动机的内核,早已超越了“饭碗”,进入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

  无论柳传志,还是陈春先,在科技与经济的激荡里,在内部与外部的撞击下,无不在改革浪潮里寻求新的坐标。他们出走“科学城”,在“电子一条街”的躁动中走来,走向“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今天。

  2009年7月28日,由14家中央企业共同建设的“未来科技城”动工兴建。中关村再一次与“科技城”关联。只不过,这一次,人们将不再出走。

  于泓介绍,“未来科技城”将引进10位左右在业内有重大影响、具有科技研发国际前瞻力的战略科学家,集聚100位左右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具有旺盛创造力的研发领军人才,培养1000位左右精通研发技能、掌握关键技术的科研骨干,形成一批国际一流、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并成为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

  中关村未曾改变对于人才的渴求,并以自己的命运参与社会的命运、参与中国的命运。对于李开复而言,或许,中关村创业的抉择,单纯得像花季少女。

  一是跟他喜欢的年轻人在一起,通过遴选、培养而把经验传授给创业者,来继续实现其青年导师的理想;一是将他喜欢的技术创新和管理聚合在一起,辅之以公司的天使投资,从而为整个“创新工场”创造利润。

  李开复无疑在挑战自己。

  “创新工场”,能否成为“哈利·波特的魔法书”,从而产生“改变世界某个细枝末节”的魔力?

  这当由历史作答。

  当“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铺张开来,当李开复们将自己的“本色”逐渐延伸,中关村千千万万人才大军,注定会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描绘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未来科技城的周边,已聚集了中关村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园区,在各有侧重的同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未来科技城发展的腹地支持。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