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建设全球创新中心  机遇与挑战并存

日期:2011-06-28  来源:中国网滨海高新
[字体: ]

  “建设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核心区(海淀)系列访谈”栏目开栏以来,本报先后采访了国内外科技园区界的专家、政府官员及园区企业代表,本期记者采访园区一线工作者——北京市海淀区科委主任、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际祥,向读者解读中关村核心区(海淀)的建设情况。

   6月17日晚十点半,当都市中忙碌了一周的人们大多已经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放松休息时,北京海淀招商大厦720房间依旧灯火通明。在这里,北京市海淀区科委主任、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际祥刚接受完记者的采访,顾不上回家休息,接着要处理几件重要事情。

  对于王际祥来说,每周最多只有半天的休息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忙碌:忙着为园区企业排忧解难,忙着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他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靠泡面充饥。“如今,我们充满激情,有信心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为在2020年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而努力。”他说。

  机遇与挑战并存

  问: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随着相关规划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和中关村“1+6”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发布,你认为海淀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

  王际祥:2009年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批复海淀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中央和国家各个部委,以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对中关村和海淀高度重视。200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由科技部等21个部委组成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把各个部委和北京市各部门及区县集合在一起办公,解决园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二是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在政策和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国务院今年1月26日已经批复原则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示范区未来发展的蓝图得以明确;2010年年末,国务院同意了中关村“1+6”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系列先行试点改革新政策,进一步为中关村示范区的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0年12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进一步完善了示范区法制环境。

  三是当前我国正建设创新型国家,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将发挥重要作用,世界范围内,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而中关村的特长就是科技创新,这为中关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活力和斗志,创新企业也能得到支持,整个社会氛围对海淀的发展极为有利。

  与此同时,中关村和海淀当前在发展中也面临挑战。一是旧的体制约束人们创新能力的发挥,但是克服这些体制约束需要一个过程;二是当前全国各地都竞相发展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有的地方由于基础较弱,采取粗放的竞争形式,纷纷采取各种优惠条件挖企业,而海淀有1万多家高科技企业,没有那么多资金和土地许诺给企业,只能靠核心智力资源吸引企业;三是当前在国际竞争中,国外先进技术不愿意出口给中国,但是国外大企业进入国内后却挖掘利用我们最好的人才等资源,国内民营企业没有实力与之抗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面临挑战;四是当前人们的传统观念需要不断转变,政府队伍服务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我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社会各方面问题,在改革发展中要保证稳定。

  问:你认为,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王际祥:海淀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核心区就应承担核心的任务。国家当前赋予中关村的核心任务就是激活区域创新资源,让这里既定的资源能够迸发出来,向全国辐射。中关村现在肩负着两个使命,一是产生更多的成果向全国辐射;二是通过率先探索,总结出激发创新资源的方法和经验,供全国其他高新区借鉴参考,从而激发出全国的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的科技成果。中关村现在有一区十园,海淀园聚集着大量的大学教师、研究员、院士专家及企业研发人员等智力资源,所以国家使命要由海淀来完成。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