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1+6”新政策全面落地

日期:2012-02-12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2月15日,中关村创新平台的科学城工作组将迎来成立一周年。“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来中关村创新平台工作就一年了。”说这话的,是市经信委派驻到中关村创新平台工作的林绍福。

一年来,借助中关村创新平台的集中统筹工作机制,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股权激励、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5项新政策相继在中关村示范区试点实施。300多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获得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人才特区建设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全面推进……

自此,国务院在2010年底原则同意在中关村实施的“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中,除了建设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还未落地外,其他政策已全面落地实施。

1个平台集聚中央和北京资源

2010年12月25日,林绍福在办公室看到了中关村获批“1+6”先行先试政策的消息。不到两个月,他就受市经信委派遣,进驻中关村创新平台,成为平台下设的中关村科学城工作组的一员。

翻开中关村科学城工作组的人员名录,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和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局级领导担任,10多位成员也来自上述单位。

打这以后,林绍福就开始了两头跑的生涯。由于平台刚刚成立,他一周里至少有3天在平台工作。身为市经信委科技标准处的处长,还需要在经信委上班2天。有时候一天里两边都有事,他就得在东三环和西三环之间来回奔波。由于更多时间在平台办公,一些同事和林绍福开玩笑,说他“狡兔三窟”。

工作地点和时间变化的背后,是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稳步推进。

2011年11月20日,北航南侧的北斗大厦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是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想法提出,到正式开工建设,不到1年时间。要按正常情况,起码需要两年。”北航科技园总经理李军说。

如此迅疾的效率,是中关村创新平台统筹促进的成果。科学城工作组成立后,汇总了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央企建设产业园、创新园的需求,并将需求上报给中关村创新平台下设的另一个工作组——规划建设工作组,这个组由规划、建设、国土和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人员组成。“有了这些部门的支持,我们很快办完了所有手续,开工建设。”李军说。

挖掘重大科技成果并将之产业化,是科学城工作组的另一项任务。工作组对北航报送的一批科技成果进行了梳理和筛选,钛合金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浮上台面。随后,中关村创新平台组织召开了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审批联席会议,这个联席会议由中央部委和市发改委、市科委等委办局领导参加,决定将钛合金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列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予以400万元的政策股权投资支持。

【实施效果】在中关村创新平台,除了科学城工作组和规划建设工作组,还有人才工作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工作组、政策先行先试工作组等6个工作小组,共有19个国家部委的37名司局级和处级干部参与平台工作,北京市相关部门和区县的110名派驻人员在平台办公。

一年来,依托中关村创新平台的统筹工作机制,本市运用100亿元财政资金,重点支持了300多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围绕着“1+6”新政策,财政部、科技部等中央部委会同本市相继研究出台了“1+6”新政策的具体试点文件和实施细则,建立了部市会商工作机制,出台了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

5项新政策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即将于今年开通的地铁10号线二期目前正在施工。其中在轨道上铺设的隔振系统将首次采用国产系统,生产商是一家中关村企业——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初步预计,九州一轨去年的收入超过1.5亿元。“要是没有中关村的股权激励政策,这个技术恐怕现在还躺在实验室里。”技术研发带头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总工程师邵斌说。

地铁轨道的隔振系统以往全部由国外进口,一公里的设备要卖1600万元到1800万元。通过3年的研发,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在2009年初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第三方专家鉴定认为,减振设备的安全性、减震效果比较好,达到国际水平,建议推向市场。

但产业化需要成立公司、资金和人员,这可难倒了以科研为主的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而按照有关规定,国有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属于国家所有,即使成功转化,收益除了奖励费用,也全部要归国家所有。

  一年多时间里,产业化项目没有取得一点进展。直到中央和北京市在中关村进行股权激励试点改革。根据新政策,示范区内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成立企业,可以无偿授予激励对象一定份额的股权或一定数量的股份。

  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将减振技术作价1000万元,成立九州一轨公司。其中30%的股份由邵斌等7个核心研发人员所有。之后引入战略投资和股权投资,解决了资金的困难。“以前只听说私营企业、员工企业给员工股权,现在国有科研院所成立的企业也能给员工股权,太让人振奋了。”邵斌说。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对技术人员进行股权奖励的同时,获奖的个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也意味着,邵斌等7个核心研发人员在获得30%的股权时,也需要为价值300万元的股权缴纳个税。“但股权奖励不同于现金奖励,对于这些研发人员来说,让他们一次性缴纳个税可能存在困难。”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葛佩声说。

  对此,中关村“1+6”政策中的税收政策亦有所考量。财政部、税务总局和北京市联合发布的税收政策规定,技术人员获得股权激励后可以在5年时间内分期缴纳个税。此外,“1+6”政策还规定,中关村企业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实施效果

  2011年,示范区共有481家单位实施了股权或分红权激励,其中市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75家,上千名科学家凭研究成果变成了高科技企业的股东。

  去年一年,包括税收、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科研经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在内的5项试点新政策已经落地实施。通过贯彻“1+6”政策,进一步激发了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中关村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预计达到1.9万亿元,中关村人才特区引进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962人,吸引了224亿元的创业投资,上市公司总数历史性地突破200家,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超过40家,形成了“中关村板块”。

  “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成效已经表明,本市贯彻落实"1+6"政策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中关村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背景资料

  “1”就是要搭建中关村创新平台,整合中央和北京市各项资源。“6”指在中关村试点实施的6条政策,包括税收、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科研经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建设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