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共青团贵阳市委组织召开京筑两地中关村青联委员项目交流座谈会,为中关村和贵阳两地企业家开启了交流合作平台。座谈会上,贵阳市各区、县(市)投促局向中关村企业家们详细介绍了贵阳的发展优势和招商引资政策。企业家们也纷纷对贵阳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表示将在以后引进更多项目到贵阳。
创业应关注互联网节能
中关村青联能源环保委员会、北京熙联得节能科技有限股份公司ceo刘建勇第一次来到贵阳,他对贵阳的清新空气印象极为深刻。谈到对贵阳青年创业的建议,刘建勇表示,创业首先需要资源和资金上的积累,贵阳生态环境很好,在创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对环境保护,年轻人创业应关注互联网移动节能这样利国利民又有前景的产业。提到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刘建勇说,有这个科技园的存在,他们从北京的中关村到贵阳来投资会更加容易得多,主要体现在投资环境,政策等一致,会让企业家们更好的融入进来。对于未来,刘建勇主要精力都放在节能这一块,未来如果有可能,他会将公司设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里。
中关村青联生物医药界别委员会、毅新兴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庆伟则对贵阳的生物资源情有独钟,尤其是中草药方面,比如天麻杜仲和灵芝,他的企业在生物质谱研发上有相当的研究,可以对名贵中草药进行深入研发,在未来能研制出新药甚至基因检测,当下他正和贵阳医学院进行沟通,想通过联合实验室进行科研方面的合作,然后是产业的跟进。马庆伟对贵阳的经济发展相当乐观,认为这是这是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希望能在贵阳实现产业的扎根和腾飞。
中关村与贵阳实现双赢
“这不仅仅是中关村自主创业示范区带动贵阳科技园升级的过程,这是一个双方共赢的过程。”提到中关村会对贵阳带来哪些改变时,中关村青联秘书长、中关村管委会人才处处长、中关村团工委书记李志磊说。
李志磊表示,贵阳为中关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双方具有很强的合作互补性,中关村是我国战略信息产业的策源地,比如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方面,贵阳市则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独特的生态环境,这样的优势恰恰就是中关村企业家们所青睐的,中关村的技术又是贵阳企业家所急需的,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就为这样的合作搭建一个平台,大家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是两地合作的基础,也是以后成功的所在。
说到下一步怎样加强双方交流,李志磊说,将围绕贵阳园的主导定位来开展合作工作。一方面是要在保护好贵阳环境的基础上,引进最新技术,让它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另一方面,是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有目标有选择的吸引对口的企业来发展。
推进两地企业家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
在中关村青年联合会成立一周年之际,中关村青联常务委员、中关村数字内容产业协会兼秘书长马云飞告诉记者,未来将继续推进中关村青年和中关村贵阳青年两地企业家跨行业跨界跨领域的项目合作交流,以及在研发的合作和市场推动,能够实现在数字旅游数字科技等多方面的产业链合作。
和记者聊起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发展现状,马云飞表示,去年2013年的9月8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落成当天就签署了很多项目,在今年1月9日和1月10日两天相关工作会谈当中,已经谈到很多企业正在落实合作当中,相信贵阳科技园区未来会有很多发展空间。要贵阳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深挖掘,来和中关村的优势产业科技结合,树立本土文化特色,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到贵阳的生态优势和发展潜在因素,贵阳的科技和生态融合会有实质的大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