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日前,贵州首个以服务科技园区企业为宗旨的园区商会——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商会正式挂牌,中黔电气集团董事长陈律宇被选为会长。在贵州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战略机遇中,作为新成立的商会,有什么样的意义,今后将如何发挥优势服务企业、服务会员呢?为此,本报专访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商会会 长陈律宇。
问: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商会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有何意义?
陈律宇: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商会的成立,是应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而诞生,是园区近2000家企业的共同期望和需要。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和工业强市的主战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贵阳市委、市政府打造贵阳经济“升级版”和推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作出贡献。
问:商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陈律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贵阳市委“举全市之力,推动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建设发展,打造贵阳经 济升级版、推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要求,坚持服务会员的宗旨,通过宣传政策、促进交流、搭建服务平台、树立品牌、承接职能等途径,积极营造创新 创业的良好环境,凝聚会员和园区企业的智慧和力量,整合优质资源,提升叠加效应,推进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
问:在服务会员方面,商会着重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陈律宇:在服务会员,服务园区企业上,我们着重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努力构建金融服务机制。建立银企合作平台、政企联系平台和融资担保平台。加强与各投资担保机构的合作,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不断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扩大融资担保规模,为会员和园区企业协调推进创业投资、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
努力构建人才、技术服务机制。建立产学研结合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协调平台,积极协调和推进各类创新要素、科技项目、各类资源向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聚集、逐步形成政府牵头、商会组织、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协同创新机制。
努力构建合作共建服务机制。建立合作共建平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园区特色,加强会员与会员、企业与企业在各个层面的沟通与合作,积极探索 建立利益共享、人才共享、资源共享、定期协商的协商机制和互动、互补、互惠的发展新格局。积极整合会员和各方资源,努力探索商会总部经济、实体经济、产业 园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认真做好和贵州省浙江总商会共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商会总部经济产业园”项目前期的论证、规划、申报等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 实体机构、筹措建设资金,启动实施建设工作,争取在本届商会任期内完成第一期建设项目工程。
努力构建交流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北联、南交、东引”工作。加强与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联系,学习借鉴科技创新和园区商会为企业服务的经 验;加强与广东番禺节能科技园的交流,学习借鉴实体经济、总部经济开发建设的经验;加强东部企业的引进工作,通过以商招商,以企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东部 企业入驻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促进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问:我们制定了哪些保障措施?
陈律宇:一是建立建言献策平台。二是建立会员管理平台。三是建立组织建设平台。四是建立管理制度平台。五是建立会议制度平台。六是建立工作延伸平台。七是建立学习“充电”平台。
新闻链接
北京中关村是国家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创新资源高度丰富,创新人才高度聚集,创新环境高度发展,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区,是我 国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区。贵阳市与中关村示范区共同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是两个“国家级示范”的高位对接,是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