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资料 > 正文

跌宕起伏的30年谁给了中关村如此活力?

日期:2011-08-25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近百位记者编辑,走遍中关村的“一区十园”,用眼、用身、用心去捕捉,切实感受到——

  走基层·记者调研

  村语

  中关村,是这个奔腾年代的完美缩影和最佳注脚,是几代人期许与愿景的承载之地。

  那么,为什么是中关村?在跌宕起伏的30年发展之后,我们仍要回到问题的原点--谁给了中关村如此活力?

  说到底,中关村不是一个“地”的概念,而是“人”的故事。在我们回想一个个创业传奇,在我们感怀一个个知识英雄时,我们津津乐道的,是中关村“人”的特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的纪传体。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新一代中关村人已经来到了舞台中央,他们必然是未来数十年内的主角。

  这正是我们关注中关村和对它感兴趣的原因所在--揭示中关村的变迁,跟踪中关村前行的最新进展,最重要的,是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为中关村的新一代们立此存照。

  【不安分】

  “在行业中树起一面旗帜,这才是我们想走的路。”

  清华大学南门,僻静的林荫道时不时有学生穿过,隐匿于林荫道旁的,是一片片厂房与办公室。

  就是在这片林荫道的一隅,有间不大的办公室,屋内陈设很简单,几张办公桌,几台电脑,一间隔出的会议室,立着一块白板。白板上草草地画着几张机械设计草图,白板的一角,挂着一张团队建设内容的漫画。

  这里是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处研发室,几名年轻员工正操作着面前的电脑,从穿衣到面容,他们都是一副标准的高校学生模样。

  这是一幅难以想象的创业场景——在旁人看来,这更像是校园的一部分,唯一能看出不同的,是墙上挂着的几张企业初期拍下的照片。

  这家从事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公司让人产生“学校”的错觉并不奇怪。创立于2010年3月的科易动力,是中关村众多“80后”公司中的代表之一,在清华大学附近的科技园区中,他们还拥有几处“学院派”研发室,分别负责电路设计、机械设计等模块。

  “我们的成员只有两个例外,一个70后,一个90后。”科易动力副总经理华剑锋是名80后,2010年初,清华大学汽车系博士毕业的华剑锋与其他两名师兄弟,共同开办了这家高科技企业。

  拥有傲人学历和出国留学经历,在校期间屡获嘉奖,华剑锋无疑是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所期许的黄金人才,而他却选择了创业,是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如此选择?

  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的经历,也许可成为一个注脚,同为清华大学汽车系出身的童之磊,创业时间比华剑锋早了十年,回顾自身的创业冲动,童之磊如此解释:“那时心里总是透着一股不安分,总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不想按部就班。”

  这“不安分”,正是问题的答案。

  “不安分”的基因,在华剑锋就学时就已种下,在他之前,清华大学汽车系学生创业成风,这与校园中老师的教诲不无关系:“上学的时候,我的导师就经常鼓励我们,今后创业要把学的知识变成生产力,而不仅仅是闭门造车。”

  华剑锋的创业伙伴,同系师兄田硕,同样是个“不安分”的人。上学期间,他便参与各种课题项目,从事与学习不相干的各类工作,是同学眼中的“大忙人”,这样的“不安分”,最终促使他离开通用汽车,选择创业:“创业算是性格使然,我天性中就不喜欢按部就班,总有一些想法要‘折腾’。”

  有了“不安分”和“要折腾”,便有了科易动力。清华大学附近的一处厂房内,华剑锋等人“刨”了一处两米的深坑,搭设了电池快速更换系统的样品车间。也只有这里,能够允许一名创业者进行如此大胆的尝试:“没有哪个地方,能让我们去挖这么个大坑。”

  选择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作为创业方向,除了与专业相关外,还有如今新能源利用的大形势。创业一年时间,华剑锋表示公司已超额完成预订的销售目标,不过赚来的钱,多数都投到了研发成本之中:“我们创业的时候,就有自己的原则,一不做资本密集型的企业,二不做人力密集型的企业,那我们做什么?我们只有做技术型的企业,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推出更新的技术。这也是我们唯一的特长。”

上学期间,华剑锋曾到德国留学了1年多的时间,高效的社会运作模式,敬业的技术工人给华剑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给他带来触动的,则是德国汽车工业的研发状态。

  “德国汽车大家都觉得好,但除了知名的大企业,还有不为人知的几百家高技术企业,在默默无闻地进行着研发,哪怕只是汽车的天窗,都有企业专门进行科技研发。正是这样源源不断地为汽车工业提供高新技术,德国汽车工业才能有现在的成就。”经历给华剑锋带来了企业前进的灵感——未必是最大,但是要最精、最新,“创业一年,常常有人找到我们,希望谈收购的问题。干一年,每个人分个几百万散伙,想想也不错,但这不是我们的追求。我的导师就说过,创业是条不归路,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要想回头,要克服一切困难,走到底。我们的目标就是提供最好的技术,在行业中树起一面旗帜,这才是我们想走的路。”

  誓做行业翘楚,攀登世界高科技产业之巅,这正是中关村人的终极目标,这样的“不安分”,是烙在中关村新一代身上的独特印记。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