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资料 > 正文

一“沙”一世界:外媒中关村感受科技创新

日期:2012-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

 秦升益俯身对着一个底口封闭的砂制花盆外侧吹气,在摄影记者们的闪光灯下,盆内水泡翻滚起来。

  40余名中外记者6日在中共十八大新闻中心的组织下,来到中关村创新展示中心。年过50的秦升益是其中一个展区的企业主。

  “沙子依靠创新的力量完全可以变害为利!”秦升益高声说。

  秦升益所创办的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以沙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创新,将沙转变为可利用的“砂”,研制出各类“砂产品”。

  除了“不渗水却透气”的砂制花盆外,秦升益还将产品延伸到建筑材料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生产成本多少?”、“是否已经运用在城市排水工程之中?”记者们在这里驻足20多分钟,频频发问。

  在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正保持着快速稳定增长态势。创新展示中心内陈列着上千项自主创新成果,实际上,记者们在参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病毒疫苗”、“4D电视”等展区时都颇为感兴趣。

  “在短时间内看到这么多新科技很有意思。”汤森路透社记者赋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名来自东南亚国家的记者则认为这些展示很有“冲击力”。

  中关村是中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聚集了联想、百度等高新技术企业近两万家。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称,2011年,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年总收入达到1.96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官方公布的新规划已明确提出把北京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将是中国未来十年发展最大的特色之一。”赋理说,在中关村就能看到这个趋势。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