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委、亦庄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等就转方式、调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话题与记者展开交流。
在回答中新社记者关于“2012年中关村的创新能力有什么突破”的提问时,中关村管委会委员、新闻发言人刘航表示:中关村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2012年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2.8万件。
刘航介绍,中关村近两年来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为北京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初步统计,2012年中关村企业销售总额达到了2.45亿万元,增长达到25%,比2007年提高了9.7倍,五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对北京的贡献率达到25%,占北京GDP20%。中关村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在创新方面的突破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专利标准制定、修订,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人才的聚集等等几项指标都可以反映出中关村创新发展的程度。
2012年中关村整个企业研发投入突破了90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5%。由此产生的科技成果、专利,专利数据有三个特征,第一专利量大幅度提高,2012年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2.8万件,逼近3万件,同比增长达到22.8%。2012年中关村专利申请量也超过全市30%,在专利申请量上逐步在提高。
在专利结构来讲,2012年中关村企业说明专利申请量突破了1.7万件,同比增长达到35%,高于全市平均的水平,高出17.8个百分点。整个中关村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整个专利申请量60.7%。
第三个特点,就是专利企业数量供应,2205家,增长授权专利超过了2000年,到2194家。中关村年申请超过千件以上达到两家,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实现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