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0日)上午,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师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的校长以及北京市和全国各省市著名中小学校长近百人汇聚北京师大附中,共同探讨“钱学森之问”。
作为钱学森先生的母校,北京师大附中一直对钱老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进行思考。今天上午,前来参与研讨会的校长们均认为“大学与中学联合培养,实现各学段的接轨,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条件。”人大校长纪宝成认为,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大学阶段的事,而应该贯穿教育全过程。创新人才培育不是给部分人“开小灶”,而应该是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另外,不能用“创新人才”概念代替“四有新人”。不能只强调智育而忽视道德观。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这包括责任感、能力和知识。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同样认为,应该打破应试教育的禁锢,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长们认为,钱学森之问,不仅是问学校,也是问社会和政府。这需要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