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全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暨民兵预备役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北京卫戍区党委第一书记刘淇强调,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国防动员建设和民兵工作的要求,大力弘扬践行“北京精神”,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动员建设,以首善标准开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出席会议。
会议由北京卫戍区政委高东璐主持。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石志远传达了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和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精神。全市各区县委书记作党管武装工作述职。副市长刘敬民通报了“十二五”时期国防动员工作总体安排。北京卫戍区司令员郑传福总结部署年度民兵预备役工作。北京卫戍区副政委郭志刚宣读“十一五”时期国防动员及2011年度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与会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代表颁奖。
郭金龙在讲话中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国防动员工作取得的成就,部署了“十二五”时期主要工作。他说,“十一五”时期,全市国防动员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动员准备不断深化,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应急作用发挥明显,国防动员潜力显著增强,应战应急能力明显提升,有力保障了首都的安全、发展和稳定。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提高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效益,提升体系动员能力,推进国防动员向高新技术和装备动员领域拓展,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深入抓好指挥协调机制衔接,统筹应战应急力量建设与使用,推进通用资源整合共享,进一步拓展深化国防动员准备。着力健全动员机构,规范运行管理,优化发展环境,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国防动员建设任务有效落实,不断提高国防动员建设工作水平。
刘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当前,首都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对国防动员和民兵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军民融合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更好地推动国防动员力量融入首都发展之中。
特别是经济建设各领域,要为国防动员提供丰富资源和强大支撑。要坚持军事需求引领融合、规划设计统筹融合、重大项目带动融合、法规制度保障融合,充分发挥首都区位、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各领域、各系统的军民融合,实现国防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刘淇要求,全市国防动员系统要加快转变国防动员能力建设方式,加快完善国防动员体系,进一步优化国防后备力量结构,大力提升国防动员应急能力,着力提高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明年,以和谐稳定的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是首都工作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市国防动员系统要在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中发挥好生力军作用,为确保首都安全稳定作出新贡献;在推动国防建设和首都发展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实现富国与强军作出新贡献;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为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作出新贡献。
刘淇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国防动员工作,认真落实党管武装的原则和制度,切实发挥党委统揽国防动员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动员主体作用,把国防动员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应急管理体系,列入政府部门职责范围;积极解决国防动员和部队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完善保障措施和军地联合应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北京籍现役官兵先进典型宣传表彰力度,优化退役官兵接收安置政策,服务好国防和部队建设。
市领导和北京卫戍区领导吉林、吕锡文、李士祥、邵亨、马誉炜,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