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管好菜篮子 一把手的头件事

2012-05-09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石景山区区委书记荣华,平时有个爱好:逛菜市场。去干什么?不是为了买菜,而是去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菜篮子是老百姓的心头事,是我的头件事。”她说。

    昨天早晨9点还没到,正是百姓买菜的“高峰”,这不,荣华又奔了菜市场。

    广宁街道高井菜站里,200多平方米的空间,数十种菜,摆满了柜台,各种新鲜水果,看着就香。黄瓜顶花带刺,两块一斤,西红柿个个水灵,三块一斤。

    荣华呢?正四处踅摸问题。看到熟食柜台里满满摆着各种熟肉制品,荣华问:“熟食有检疫吗?有专门的管理员吗?”“都是当天进的货,而且是正规渠道,都有合格证。”菜站负责人回答。

    周围的居民听了挺满意。可荣华还是不放过,追问:“店里有现场检疫设备吗?”菜站负责人摇了摇头,没说话。

    “那就配一台,一是给居民菜篮子多把一道关,二也是让他们随时检测,好放心。”荣华说着,旁边82岁的居民张素华接过话茬儿,“这样好,咱这菜站菜挺新鲜,价格也合适,就是熟食我老是担心,能现场查查,我们就踏实多了。”

    看着荣华问得挺细致,还能马上给出解决的办法,居民们也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心里的问题说给她。“我能提个事儿吗?”张素华问。“有什么您就说。”荣华笑了。

    “您看那,门口有个排水沟的箅子,一到夏天就特味儿。我们来买菜都得从上面走。”张素华边说边用手一指。荣华快步走到门口,蹲下去仔细查看,说:“我建议把这个下水口向旁边挪一挪,既不妨碍排水,也让买菜的居民有个好的购物环境。”

    “这问题,挑得还真够细的。”旁边,一位买菜的居民小声说。“您有什么建议吗?什么都能提。”荣华听见了,又乐着问,笑眯眯的眼睛让居民觉得挺亲。

    “那我也说说。”居民名叫郑霞,正值中年,手里拿着刚买的水果,“您说现在网络购物多火啊,要是我们也能在网上买菜,连家门都不用出了,不是更方便?”

    荣华听了,眼前一亮,“您这建议好。咱区电子商务企业多,正好是资源。”随行的区商委负责人也说:“我们回去就和区内的几家电子商城联系合作,争取给便民菜店增加网络功能,然后实行农超对接,不仅价格能再下来一些,菜品还能更新鲜。”

    这边说着热闹,那边的几位老居民却皱了眉头,一言不发。“您几位怎么了?”荣华眼尖,走过去询问。

    “刚才说的网上买菜,我们听着确实是方便。可我们……岁数大了,也不会用电脑,更别说上网了。”一位大爷说出了心事。旁边的老几位都点头。

    荣华皱眉思索了一下,“对,老年人更加需要便利。您别着急,我们给解决。”

    她和随行的街道、商委、社区负责人们一起商量,“老年人是个大群体,也最需要公共服务。咱们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心或者其他服务窗口给老年居民们专设几台购物电脑,由专人负责,帮助老年人操作。”

    老居民们听见,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咱老头儿老太太这回也能过一把‘网络购物’的瘾了。”

    “您放心,不光是便民菜站,咱石景山的社区还在建‘一刻钟服务圈’,一刻钟之内,就能让您享受各种服务,还能使用老年券。”荣华对居民们说,“咱还得把便利服务再扩大一些范围,除了买菜、订饭、理发,还要增加更多的功能。”

    居民和干部一块堆儿找问题,一起想解决办法,畅所欲言,有啥说啥。“菜篮子是大事,凡是涉及民生的事都是干部的头件事,不下基层,咱去哪儿为百姓解决问题?”荣华还是笑,随手拿起一个西红柿,“菜农得早起,才能进来新鲜菜,干部的腿得勤,才能走得深。”那西红柿,真红彤彤的透着鲜亮儿。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