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加大竞争才能“让出行更美好”

2017-01-25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最近,“打车难、打车贵”成为舆论场中的热点。一则题为《致滴滴,一个让我出行变得不美好的互联网平台》的网帖,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在早晚高 峰,甚至不少非高峰时段,通过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叫车颇为困难,为增加叫车成功率而另加的调度费,时常甚至超过车费。面对众多批评之声,滴滴方面1月23日 回应,将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阶段性取消出租车“建议调度费”功能。

    经历了最初的蜜月期后,打着“分享经济”“方便用户”等旗号问世的网约车软件,反而加剧着打车难、打车贵,让用户体验急转直下。究竟是谁让 我们出行不美好?有人将此归结为供需失衡。春运开始,不少司机返乡回家,出租车运力下降,而订单需求却一直上升。有人则认为是平台派单机制的不合理所致, 认为“加价接单”已成潜规则,被“宠坏了”的司机愈发挑三拣四。种种解释都切中了现实的不同侧面,但从更深层次说,行业垄断的因素不容忽视。

    在经济学里,垄断是资源配置效率极低的市场结构。一旦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企业掌握了整个行业的定价权与控制权,大幅涨价、服务转差也是再自 然不过。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涨价举措不再赤裸裸,垄断更具有了形式上的隐蔽性与随意性。就拿滴滴来说,通过一系列的合并、并购,已占据了中国网约车 市场九成左右的份额。传统出租车行业想涨价得有关部门批准、价格听证会同意,可谓“阻碍重重”。与之相较,网约车涨价就容易得多,平台、司机等利益方均能 插上一脚,最终都得乘客埋单。可见,不论形式如何翻新,行业里一旦出现一家独大,消费者利益受损都将不可避免。

    充分的竞争更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利益,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心”。尤其是不涉及国家战略资源,又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民生领域,更需要“优 胜劣汰”的竞争压力来保证市场秩序与供给质量。事实说明,只有在竞争环境里,生产者、经营者才会有动力与压力去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提高管 理效率。当消费者的效用越来越大,整个市场也才会变得越发高效。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及时跟进,充分重视垄断风险,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市场 健康发展。至于那些风光一时的企业也该好好想想,如何呵护好难得的市场份额,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