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作文 > 正文

北京将以三项举措缓解停车难 小区增划1.5万车位

2012-01-13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北京的机动车数量还在增长,停车位缺口太大了。市民都感觉停车太难,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市人大代表安丽娟一走进市交通委的代表委员问政现场,就径直坐到了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停车设施处处长潘波跟前。随后的5分钟内,又有5位代表委员凑了过来,询问的都是缓解“停车难”新举。

    北京市交通委规划管理处处长陈金川在现场透露,今年,本市将着手三项工程解决停车难,包括建设停车楼,利用人防工程,挖掘小区临时占道车位。其中停车楼将在五棵松、东单公园、人民医院开工建设,新建车位超过800个;居住区周边再施划1.5万个以上临时占道停车位。

    企业建停车场将获补贴

    按照北京交通研究发展中心给出的数据,一辆车平均占用面积需要25平方米。而去年北京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1平方米。

    把车平铺在地面上行不通,停车位不妨“摞”起来。今年本市就将启动停车楼建设,年内,人民医院、东单公园、五棵松301医院附近将动工建设3座停车楼,新增车位800个。未来几年,解放军总医院、同仁医院等大医院也将陆续建设停车楼。

    “停车楼在大型医院先行试点,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域对停车位需求多。而且目前医院大多车位不足,造成周边道路拥堵。”陈金川说。以即将建设停车楼的人民医院为例,四五年前,职工的车就不能停进医院内,但即使将这些车位统统让给病患使用,仍然供不应求,医院周围的道路堵况频发。

    同时,本市还有望通过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建设停车场,以缓解居民停车难现状。

    人防工程腾出2万停车位

    本市还将利用人防工程向社会提供2万个以上临时停车位。

    作为人防工程,最重要的功能是用于战时防护,因此,在结构和设备防护方面的建设标准非常高。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人防工程开始逐步从单一的战时防空,逐渐向平战结合的方向转型,其中之一就是改为停车场。

    截至去年8月,本市人防工程已累计为社会提供了约7万个停车位。这些停车场相当一部分位于大型社区、新城和交通枢纽,方便了市民出行时的停车需求。

    此前北京市民防局曾透露,对人防停车场的收费标准,要根据北京市物业管理有关规定来定价,并不会因建设标准高就在费用上拔高。

    1.5万新增车位紧邻居民区

    不仅出行找不到车位,不少住在老旧小区的市民回家也要“抢”车位。市民张先生住在洋桥附近,每天下班开车回家,他都很忐忑。“有时候晚下班三五分钟,开车到家,小区院里就停满了。如果停在路边,就要随时做好被贴罚单的准备。”

    今年,本市将完成居住区周边1.5万个以上临时占道停车设施施划,其中朝阳、海淀、丰台区各完成3000个,东城、西城、石景山区各完成2000个。同时,老旧小区将建设3000个以上的停车位。其中城六区各完成500个车位。配合新建轨道交通站点同步规划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增加1000个临时停车位。

    “我们一直关注居民停车难的问题,去年本市就动员东城、西城等6个区试点错峰停车,一共腾出了上万个错峰车位。”潘波在回答代表委员咨询时说,“今年,本市将继续加大力度,协调更多个车位供市民错峰使用。”

    参照国外经验,今年市交通委将研究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对投资建设停车场给予支持。对于补贴金额和比例,市交通委称正在研讨中。

    新闻背景 

    全市停车位缺口约为400万

    据统计,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即将突破500万辆。现有收费停车位147万个,还有100余万个停车位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相当于全市有250余万个停车位。按照发达国家每辆车平均配1.3个停车位的比例计算,全市停车位缺口约为400万个。

    相关新闻 

    2.5万公租自行车将覆盖9区

    今年,本市公租自行车系统将扩编2.5万辆。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局长刘通亮透露,覆盖区域将扩充到9个区,自行车租赁点有望连成片。

    其中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区各完成5000辆以上规模建设,丰台、石景山、大兴、通州、昌平区各完成1000辆以上。

    自2008年,自行车租赁在京城逐渐兴起,但“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自行车租赁是由不同厂商经营,不同租车点不能通存通取。而且每家租车厂商都需要办理各自的租车卡,手续较繁琐。今后,随着以政府主导的自行车租赁推广,市民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就能完成通存通取。

    “今后,一卡通用于自行车租借,只需加装一款新芯片就可以完成此功能。”刘通亮透露,目前系统正在研发,预计年内可以投入使用。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