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监测 > 正文

一季度环卫干净指数出炉 建筑垃圾问题最突出

2011-05-26  来源:千龙网
[字体: ]

   通过汇总环境卫生居民满意度和专业检查结果,本市第一季度环境卫生干净指数昨天出炉,并在网站上公示。从汇总群众通过热线、来信等多渠道反映的问题来看,群众认为现阶段较多的问题是建筑垃圾运输问题,特别是遗撒扬尘、乱倒乱卸等问题,既影响环境又危害交通安全。

    据悉,从今年起, 市市政市容委还将对建筑工地外围、园林绿地、街巷胡同等区域的环境卫生专业检查结果纳入考评,督促消除卫生死角,实现环境卫生服务无缝隙、全覆盖,促进环境卫生管理精细化。

  拓展渠道倾听群众的需求、通过精细化管理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是目前本市启动的“精细管理、美化市容”工作的重要方面。环境卫生综合考评制度就是通过96310城管热线、12319热线、入户调查等多种途径,了解群众对环境卫生服务的感受和看法,并据此调整管理重点,优化管理制度,让群众满意。

  通过去年的考评和日常管理可以看出,本市整体环境卫生状况良好,但小街小巷、城市边角地、铁路两旁、高快速路绿化隔离带等局部区域仍存在脏乱现象。

    市市政市容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北京市行业环境卫生监督检查考评办法》和《北京市城六区街巷环境卫生检查考评办法》,每天组织40余人上路检查,对“厕所保洁是否达到规定标准”、“路面基本无浮土、烟头、纸屑等废弃物”、“建筑工地外围清扫保洁作业不产生扬尘”等130项内容逐一检查、评分,对每日检查出来的大小问题均上网公示,并通知责任单位整改落实。

  从群众打分的社会评价结果来看,群众对环卫部门垃圾收运和道路清扫保洁的满意度较高,对本市公厕服务和市容市貌维护方面的表现相对不太满意,这两项满意度得分均低于平均得分。分别有25.5%、20.8%和15.7%的群众认为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方面的问题是臭味大、厕位太少和脏乱污浊。分别有32.7%、31.1%和9.4%的群众反映影响市容市貌的主要问题是宠物粪便、小广告和乱设摊点。

      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解决综合考评中群众反映的问题,本市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每季度都会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区县落实。例如,本市将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综合管理制度,加强运输过程监管,

  市市政市容委要求各区县针对施工工地不办理渣土消纳许可证、使用非法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工地扬尘、道路遗撒、乱倒乱卸和非法设置消纳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进行综合整治;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发动辖区居民举报违规运输渣土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希望2012年前彻底消除建筑垃圾运输市场混乱的局面。

    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厕服务,本市也要求二类以上公共厕所加装净化装置、卫生纸等设备。该负责人表示,虽然有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段时间,还有待于更多规范性制度的建立,但每个季度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一定能促进问题的更快速有效地解决。

  记者了解到,城六区中,综合得分最高的是西城区、东城区和朝阳区,远郊区县中,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延庆县、怀柔区和顺义区。

  群众直接打分的社会评价中,分别有28.8%、22.0%和16.1%的公众认为今后在市容环境卫生中最应加强管理的方面是治理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环境脏乱、消除集贸市场脏乱和治理白色污染。

    对此,市市政市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本市高度重视,将通过四项措施加紧治理:一是进一步明确环境卫生责任区,打好环境卫生精细化工作的基础,将通过明确和落实责任,保证每一片区域都有人负责清扫和维护环境卫生的整洁。二是按照《2011年首都环境建设任务书》,开展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实现旧貌换新颜。三是开展四次大扫除,广泛发动广大市民参与清除脏污的行动,以整洁、清新的城市环境迎接建党九十周年。4月的大扫除期间,全市共清理白色污染100多吨、清理垃圾30000余吨。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