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监测 > 正文

围观能否打破“钻石卖出萝卜价”暗箱?

2012-07-12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照片:图为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淘宝网联合推出的国内法院首起“网络司法拍卖”的网页,一辆涉诉的黑色宝马730轿车最后拍得33.09万元(7月11日摄)。

   经过36小时的竞价角逐,代号“L1007”的竞拍者以33.09万元从网上拍得了一辆涉诉的黑色宝马730轿车。同时被网民竞得的还有一辆涉诉的三菱欧蓝德客车——尽管眼下它们仍然停放在浙江宁波的法院里,但已经双双被人“轻点鼠标”在淘宝网上竞拍成功。

    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淘宝网联合推出的国内法院首起零佣金“网络司法拍卖”10日晚间“落锤”。不同于以往委托拍卖行进行的线下拍卖,两台涉诉车辆上网竞拍,一天多时间内引来23万人次网上“围观”。不少网民为网络司法拍卖的“公开透明”叫好,但也有部分网民质疑此举是否符合现行法规。网络司法拍卖将带来怎样的社会效应?

    司法拍卖“触网” 开拍半小时10万人次围观

    与以往委托拍卖行司法拍卖不同,经过十天的前期网上公示,来自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和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的两辆涉诉车辆,9日上午10时在淘宝网如期开拍,仅仅半小时便引来超过10万人次网上围观。

    根据网页上实时更新的竞价记录显示,开拍五分钟内,起拍价19.99万元的黑色宝马730轿车被加价27次。不过,另一辆涉诉的三菱欧蓝德的竞拍情况就没有这般火爆了,这台起价5万元的小型客车在开拍半小时内仅有4次竞价。记录显示,开拍一小时,两辆涉诉车辆共被加价四十多次。

    网上拍卖随后基本进入冷静观察期,直到10日晚间竞拍结束前一分钟,两辆涉诉车辆再次迎来激烈竞价,起拍价为19.99万元的宝马和5万元的欧蓝德最终分别被以33.09万元和6.7万元价格被竞得。

    据淘宝网相关负责人沈城介绍,本次拍卖包含10天的前期网上公示、36小时竞拍周期和确认与缴付尾款三个阶段。与普通的网络竞拍不同,司法拍卖需要核实竞买人的真实身份。以此次拍卖为例,每位竞买人需要通过支付宝冻结5万元作为保证金,系统会随机分配一个代号用作参与拍卖,而其支付宝账号必须通过实名认证,否则无法参与竞拍。如果拍卖成功,竞价领先者的保证金将转化为部分拍卖款直接划扣给法院指定账户,其余竞价不成功者保证金在三天内解冻。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处处长饶文军介绍说,发起网络司法拍卖的初衷是避免腐败、实现“零佣金”减轻诉讼负担,“司法拍卖是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另外,尽管浙江省高院去年年初下调了拍卖佣金上限,佣金降幅达到36%,但仍然有不少困难企业反映佣金太高。传统拍卖方式不可能实现‘零佣金’,我们就想到了网络,首期浙江省共有19家基层法院纳入试点。”

    网民激辩利弊:“公开透明”VS“合规合法”

    通过网络拍卖涉诉财产的创新做法,很快引发了网民热议。在微博和网页转载相关新闻的下方,随处可见网民的观点交锋:不少网民为“公开透明”叫好,但也有部分网民质疑,这种创新是否符合现行法规。

    “不用贱卖东西给那些有关系的人了。很好,要支持这种做法。公开透明。”百度用户“所爱”道出了不少网民的态度。新浪网民“熊掌在途”等人也表示,“至少钻石不会卖成萝卜价”。

    在网民吐槽司法拍卖“潜规则”的过程中,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青瓷》中有关拍卖的种种暗箱操作,也被看作是现实社会中行业腐败的写照。新浪网民“知喜之喜”说,“电视剧说的就是这个,司法拍卖很有油水!”

    而事实似乎确实如此。来自法院方面的数据显示,我国人民法院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近70%集中在民事执行领域,而其中约70%又发生在资产处置特别是司法拍卖环节。例如2010年底,山西省晋中市曝光一起拍卖行“自拍自买”案,一栋原本被法院委托拍卖的办公楼,却在拍卖行和法院个别工作人员操作下被低价卖到拍卖行股东名下。

    “传统司法拍卖中的私下拍卖、定向拍卖并不是个例,由圈定的几家或是几十家拍卖公司进行拍卖,给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章靖忠说,例如把拍卖公告登在报纸的小角落里、再由少数人低价竞拍等做法,不仅损害了债务人的利益,还导致司法公信力下降。

    不过,也有一些网民对网上司法拍卖是否合法,提出了质疑。新浪网民“上拍协朱建平”说,法院应该考虑几个问题,例如优先购买人的利益怎么保证,万一出了纠纷,是淘宝还是法院承担法律责任?

    律师于国富等人认为,网络司法拍卖“违反拍卖法和最高院司法解释”,引来较高关注。于国富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拍卖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必须由拍卖师主持。没有拍卖师的拍卖就像没有驾照的司机,是非法的。” 

    舆论普遍叫好 折射社会对公共事务“公开公正”的期盼

    相关法律界人士和网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引发热议的网络司法拍卖,其中涉及的是否有拍卖师等具体细节,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确实并非完全吻合,但规定往往滞后于创新,如果大方向正确,至少是一种有益探索。网民认为,舆论普遍支持司法拍卖创新的背后,实际上是公众对公共事务走向透明、公开、公正的强烈呼声。

    网民“澳洲袋鼠田园”认为,法院在淘宝网上进行司法拍卖,除了现实意义之外,更大的意义在于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作智慧。网民一片叫好,很多是冲着公开透明的大方向来的。

    有网民指出,前不久网上舆论对温州公车改革普遍持有“贱卖公车”的质疑,首批215辆公车拍卖成交,每辆车平均成交价不足5万元,最贵的一辆2008年7月购置的三菱越野车也只拍出17万元,“用纳税人的钱买车,到头来财产却贬值缩水,势必会引起公众的不满情绪。不论是不是贱卖,如果公车拍卖等各种公共事务也能更开放、更透明,例如通过网络让更多人参与,或许能消除网民的部分疑虑。”

    也有网民担忧,互联网带来的效应是双面的,网络司法拍卖全程“上网”,看似有利于加强监督,但数据平台背后的操作情况如何,竞拍人是否能真的不与经办员直接联系,谁来监督,规章制度应跟上。另一方面,饶文军也坦言,目前网络司法拍卖仍然以动产为主,如果涉及土地、房产等,其中牵涉的权属等问题更复杂。浙江省高院正在考虑加紧调研,对网上拍卖的细节问题进一步敲定落实,网拍仅仅是司法拍卖改革创新的一种尝试。

    网民“小喵爷”说,司法拍卖进驻淘宝,至少可以看到政府那些不透明地方正在一步一步变得透明,同时也给予了群众和舆论监督的平台。也许仍然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迈出的这一小步,也是为了以后大步的奔跑,让人怀有希望。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