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北京社区垃圾有望就地分类

2006-11-03  来源:中国环境报
[字体: ]
本报讯 记者日前获悉,一种新的垃圾处理系统将有望推动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就地分类处理。传统的密闭式清洁站利用这种技术进行改造后,将成为集垃圾收集、分类、减量、转运于一体的小型分拣中心,实现由传统混合收运方式向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回收方式的转变。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助推城市垃圾处理“末端前移”的系统是一种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系统,利用生活垃圾不同成分的物理特性,对可腐有机物破碎后,通过粒径控制筛分技术,实现混合生活垃圾的分类。其中废旧塑料和纸张等作为筛上物的主要成分,可以达到下游企业资源化技术标准要求,用于塑木制品、炼焦等加工和生产;而可腐有机物及无机物作为筛下物的主要成分,全部运往堆肥场用于堆肥。
  北京市宣武区利用这项技术在街道进行试点,从2005年4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到今年10月底,共处理生活垃圾2451吨,分选回收塑料和纸类等垃圾资源474吨。垃圾综合资源化率达90%。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