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中心建设,必须培育文化航母企业。这是昨天(13日)市委召开的“做大做强首都文化企业,打造首都文化航母”专题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刘淇传递的明确信息。
刘淇指出,做大做强文化企业是北京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必然需要培育一批文化航母企业,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北京聚集了大量大型文化企业总部和众多文化人才,在文艺演出、影视制作、艺术品交易、广告、出版、网络等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具备打造文化航母的基础条件。
刘淇重点提出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改革,加快文化企业转企改制步伐,让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卸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努力提高竞争力。
二是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对文化企业发展的管理,积极对资产进行重组盘活。
三是整合资源,中央在京文化企业、市属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都要树立强烈的首都意识,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围绕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强强联合。
四是完善政策,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建立各种文化基金、文化资金,对优秀文化企业给予补贴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扶持重点企业发展,鼓励原创,积极支持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发展壮大。
五是规划好文化产业园区,促进文化企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六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吸引、培养、流动、合作机制,加强艺术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培养适应文化产业现实发展需要的各类高、中级文化人才,鼓励人才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高端文化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会议决定,北京将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使其与首都地位更加相称。
文化航母/底气
30万家
厚度与速度
首都的文化家底到底怎样?昨天召开的座谈会上首次披露了一组数字:北京现在已经拥有各类文化企业30万家,其中,年经营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超过8000家,这一数字在全国遥遥领先。
昨天参加座谈的企业家们更从两个维度诠释着这组数字。
厚度:北京拥有全国最大的广告经营市场,2010年,北京广告经营单位1.8万家,从业人员近12万,广告经营额494亿元,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北京更是全国最大的广告传媒中心,仅网络媒体就有8万多家。
速度:在拍卖行业,北京保利拍卖一家,年成交额就从2008年的14亿元上升到今年的120亿元。2011年北京地区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将突破500亿元。而借助北京奥运契机,数字科技企业水晶石公司从300人的企业成长为拥有员工3200人、年产值10亿元的国际型企业。
中央资源、市属单位、民营企业……北京的厚度与速度,源于这样的理念:所有文化企业在首都这块文化沃土上茁壮成长、结出更多硕果。
“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由此,首都文化产业将获得更快速度、更深厚度。
文化航母/愿景
打造属于中国人
自己的主流大片
■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
近年来,中影集团在北京市的支持下,落成运营了国家中影数字基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影片制作、生产任务,使国产大片可以不用再去海外加工,完整了中国电影产业链。
我们思考,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文明史,文化资源可谓是全世界之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熟悉的好莱坞电影,无非就是取材于美国几百年的民族历史。而我国有太多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影视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发掘民族优势,创作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影视作品,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主流大片,传递中国精神。
北京要成为世界级
艺术品交易中心
■保利文化总经理蒋迎春
北京已成为与纽约、香港齐肩的世界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但北京一直缺乏门类齐全的高端艺术品交易集聚区,也没有适宜的大型艺术品拍卖固定场所。从推进北京艺术品产业发展,加强对艺术品产业主渠道的控制,提高与西方文化企业的竞争力角度考虑,建议北京在城区规划建设以拍卖为核心的相关高端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升北京地区艺术品交易水平。
延续奥运模式
打造世界级企业
■水晶石首席信息官庄岩
水晶石的发展,2000年开始服务于北京市申奥,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供应商,2012年成为伦敦奥运会供应商,正是由于以上重要的历史节点,使公司成为年产值10亿元的国际型企业。
建议延续北京奥运成功模式,不断投入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项目,开放市场竞争,打造出文化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