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北京生活大杂烩 > 正文

百年社戏 后继何人?

日期:2011-09-04  来源:昌平区委宣传部
[字体: ]

  开戏了!戏台角落里的鼓乐班子配合默契,吹拉弹敲;台上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大夏天穿着厚厚的行头,咿咿呀呀地唱着……

    戏演完了,舞台空了……

    老人们相继离开了……

    村子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大山,感受“现代文明”去了,当这些老艺人们老去、故去之后, 具有600年历史的长峪城村社戏,今后还能继续传承下去么?

坚守舞台的社戏演员    

    社戏是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北京昌平区流村镇长峪城村一直保留着唱社戏的传统。

    长峪城村唱社戏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据介绍,长峪城村的社戏其实是河北梆子戏,但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又跟现在的河北梆子不完全相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唱腔曲味。目前社戏团能够熟练演出《牧羊圈》《秦香莲》《辕门斩子》《杨门女将》等10余出传统折子戏,还有《小二黑结婚》《刘巧儿》等现代新戏。

    日前,为了慕名已久的长峪城社戏,记者从昌平城区驱车近一个半小时,来到这个传说中的古村落。记者从村民那儿了解到,长峪城明代成村,地处长峪峡谷,古称长峪口,明正德年间筑关城,称长峪城。曾是明代京师防御的重要隘口。至今,村里还存留着六郎城、永兴寺、关帝庙、真王庙等古迹,古韵极其浓厚。而社戏的演出就在位于永兴寺的古戏台上。

    600年的传承面临“断层”

社戏团团长孔繁利指着40年前的老照片说,“这是带我入行的师傅。”

    为了进一步探究长峪城社戏的历史,记者一路打听,来到社戏团团长孔繁利的家中。在她家的厅堂上,几张社戏的剧照很是乍眼。孔繁利兴奋不已,和记者侃侃而谈,并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摞照片和光碟,给记者讲述他们社戏团的发展历程、演出曲目等。

    孔繁利又把记者带到位于永兴寺的古戏台。走进台后的化妆间,让记者惊讶的是,这里简直就像是一个尘封了许久的仓库。墙上的镜子已经裂了,桌子上的柜子、盒子早已褪去了原来的颜色。“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全都到城市里去做工了,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幼儿,这个‘戏园'能保留至今已经很不错了,谁还顾得上修葺和改善呢……”一位当地村民如此感叹道。

    “一年下来,我们大约要演20多场戏,多则平均两、三天一场,少则一个半月才唱一场。”孔繁利介绍说,“我从2004年担任戏团的团长,当时团里没有钱,我们演出的日常化妆用的颜料都无法购买,那时我就决定从社员那儿集资,1元、2元……10元!最后积攒到320元。这些钱一直支撑我们戏团到现在。”

    据孔繁利介绍,2004年她刚接手社戏团时是100元一场演出。虽然目前一场演出费已经涨到600元,但按照团里大约有三十人计算,每次演出费平均下来,每人只有2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村里50岁以下的“年轻人“根本不学这个,有的人甚至还说出”除非发工资才肯学”的话。

    “以前社戏团的‘拿手'剧目有30多出,由于无人继承,如今只能演出10几场了。”谈起老戏的传承,今年59岁的孔繁利颇有感触地说道,自己有一个儿子和一个闺女,都在城区里上班。“想教他们唱老戏,可他俩都没这爱好,不愿意学。”如今,留在村里的基本是老年人,年轻人为了生计大多走出了大山,“老戏如何传承下去”成了村里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如今最小的团员都已44岁

    孔繁利说,她小时候那会儿,每逢社戏,仅村里的孩子们就能把庙里的小院挤满,要来看戏还得提前占位。

    那时只要社戏一开,村里各家准没人,大家都聚在庙里看戏,而现在大部分是来观光旅游的游客前来点戏观看。

    “现在社戏团总共加起来有20多人,平均年龄达60多岁,最年轻的团员也已经44岁了。年轻人对老戏不感兴趣,很少来庙里看戏。社戏的演员和观众,只剩下老人和妇女,只有他们还能满足于这传统而简单的娱乐。”孔繁利告诉记者,为了使老戏能延续下去,他们一直在为老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80岁老“戏子”坚持演出

对着化妆间内的破镜子,有着60年戏龄的孔繁荣上场前仔细审视自己的妆容。

    80岁的村民孔繁荣擅长反串青衣,从20岁开始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学戏,是这戏团的台柱子,如今仍坚持演出。孔繁荣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腰,示意让记者去摸摸,然后笑着说道,“为了能继续唱戏,我这60年来始终在腰板上绑着一块竹板,这样腰就不会弯了!”

    据孔繁荣回忆,如今的社戏已没有了往日的红火。当年社戏开演都是大戏,一出戏要唱上至少一天,上午9时开演,至少要唱到下午4时。而如今的社戏都变成了折子戏,也只能演上每出戏的一段。

    说到这些,激动的孔繁荣叹了口气,自嘲地说道,“没办法,没有年轻人接班,我都老了,这一脸的褶子,扮什么也不好看!”

    为了一睹这位80岁老“戏子”的风采,在记者的再三请求下,孔繁荣开始化妆、更衣……一进入工作流程,孔繁荣仔细地进行着每一道工序。描眉、画眼、绑头……半个小时后妆画完了,孔繁荣又开始“倒腾”近20斤重的头饰和衣服。1个多小时后,他才从上到下装扮完毕。虽然岁月在老人的身上刻下了浓浓的痕迹,再浓重的油彩也遮盖不了,可这个“精心装扮“后的”老青衣”,摆出各种唱戏时的动作后,在记者眼中只能用“惊艳”二字来形容。瞬时,他不再是个普通的农民,而是演出台上的核心,是“角儿”。

    在这里,没有巨大的舞台,只有他全情的投入;

    没有专业的功底,只有他百分之百的努力;

    没有赞美和鲜花,只有他对这祖上流传下来的艺术真诚的尊重和热爱……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