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北京生活大杂烩 > 正文

200年天乐园即将重张

日期:2012-08-04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始建于嘉庆年间,田际云、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名家长期在此驻场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本市第一家国营剧场,26年前,风雷京剧团上演了老戏楼的最后一幕戏

修葺一新的天乐园

旧时演出剧照

天乐园旧貌

    曾经,前门鲜鱼口靠近长巷头条路南的一条窄巷里,有一座小楼,门脸不大,却是老北京梨园的翘楚——天乐园,田际云、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大师都长期在此驻场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更名大众剧场,成为本市第一家国营剧场。直至26年前,风雷京剧团为老戏楼上演了最后一场演出。

    26年的时间,曾经辉煌的天乐园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本月18日,修葺一新的天乐园大戏楼将重唱新曲。

    新的建筑恢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老戏楼面貌;新的舞台将上演全新的剧目;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将为老戏楼注入新的活力,弘扬国学、国艺、国乐、国剧,为200年的老戏楼重谱新的篇章。

    历史 从平民小戏园到京城梨园翘楚

    前门鲜鱼口,天乐园戏楼确切始于何年,已不可考。但乾隆六十年京人杨米人所写的《都门竹枝词》中已写道:“天乐馆中瞧杂耍,明朝又上广和楼。”嘉庆二十一年三月十八日所立的碑上刻有二十个剧场名称,其中已有天乐园其名。

    以此推断,天乐园至少已有200年历史。

    不似广和楼前身“查楼”那样出身巨室名门,天乐园当初只是唱莲花落、大鼓书之类的平民小戏园。1900年,由义和团燃起的庚子大火,大栅栏和粮食店街附近的剧场无一幸免,但广和楼和天乐园幸存下来。物以稀为贵,众多的戏班子便挤到了这两家戏园。

    艺名“响九霄”的田际云是玉成班班主,又是当时北京梨园行会会长,1901年买下了天乐园,开启了它辉煌的大幕。

    从唱落子、耍杂耍的小馆,天乐园变成了上演大戏的戏园。梅兰芳先生17岁嗓子倒仓之后,也曾在这里演过三年的戏,红极一时,当时的昆曲新秀韩世昌也是在天乐园唱红的。靠着演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名角的次第登场,天乐园一时间名声大振。

    田际云晚年时,把他经营了近20年的天乐园卖掉。1920年,天乐园易主,更名为华乐戏院。自此,王又宸、周瑞安、高庆奎、程砚秋等陆续在此演出,再之后富连城亦加盟于此,都是当时的名角。特别是程砚秋,他辉煌的演艺生涯就是从这里起家。

    1942年的一场大火,结束了天乐与华乐两个时代的辉煌。1943年,在烧毁之地又重新修复了剧场,却已是元气大伤。为了维持生计,剧场只得请来“小蘑菇”常宝堃演曲艺滑稽戏。之后,华乐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更名为大众剧场,经过重新的翻修改造,在鲜鱼口一带颇为堂皇醒目,自此又迎来了一次戏剧演出的高潮。

    1950年,大众剧场开张,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国营剧场,首批剧目《千年冰河开了冻》就引起了轰动。同时,梅兰芳时隔37年重返这里的舞台,一连四晚连演《苏三起解》《奇双会》《穆柯寨》《穆天王》和《贵妃醉酒》五出剧目。

    彼时,戏迷、票友、观众们顶着鹅毛大雪,连夜排队买票,据说队尾都排出了鲜鱼口,直到前门大街上。时到今日,虽已过去了数十年,但那些曾居住在鲜鱼口的老人们还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情景。

    1951年4月3日,在大众剧场还举行了中国戏曲研究院的建院庆典。毛泽东主席为研究院的成立亲笔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当时,新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梅兰芳致开幕词,远在四川考察地方剧种的程砚秋副院长也发来贺电。

    大众剧场又重现辉煌。

    再之后,大众剧场成为了中国评剧团的演出场所。新凤霞、小白玉霜、喜彩莲、席宝昆、陈少舫、魏荣元、马泰等名角,长期活跃于此。在那个年代,新凤霞在《刘巧儿》里的唱腔,马泰在《夺印》和《箭杆河边》里的唱段,北京城的老人小孩都会哼唱几句,成为大街小巷随处可闻的流行曲。

    1959年大众剧院再次修建,扩大舞台增设乐池,改善灯光照明、演员沐浴室、观众休息室,售票处也移至剧场对面马路北侧。

    1971年至1986年,风雷京剧团在此演出,26年前,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大众剧场结束了一个属于它的时代。

    曾经的戏楼,此后变为了歌舞厅、台球厅,甚至成为了仓库,外面的空间被出租出去,摆满了摊子,贩卖杂物等。

    不闻丝竹声、不见水袖舞,至此,天乐园结束了它近两个世纪、充满辛酸甘苦的演出生涯。

    现状 外观恢复古貌 内部充满文化符号

    如今,前门大街、鲜鱼口已全部修葺一新,与天街一同新生的,当然也包括天乐园。

    自前门东路步入鲜鱼口,胡同左手边第一家建筑就是新的天乐园。

    昨天(1日)的雨中,北京圣唐古驿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演艺总监宋扬带着记者步入了这所曾经的梨园圣殿。

    从外观看,天乐园的建筑与周边建筑浑然一体,灰色的外墙显得古朴、深沉,雕梁画栋又颇显精致。两层的建筑,门脸上石刻“天乐园”三个大字。“前门大街的修缮,很多建筑都是按照老照片的原样复建。”前门大街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但天乐园的修复并没有找到更多有价值的资料,因此专门聘请了设计师按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城老戏楼的样式对新的天乐园进行了外观设计,“原址修建,虽然不是原版的天乐园戏楼,但也是北京老戏楼的典型建筑风格。”

    自正门进入,便是售票大厅。目前,戏楼内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装饰,很快就将完工,迎来第一出剧目的演出,“8月18日将开门迎客,之前一切工程都将完成。”宋扬说。

    经过大厅,转弯就到了戏楼的演出空间。700多平方米的剧场内,舞台长8米,宽6米,“我们还会在舞台前侧再增加一个副台,舞台将更加宽阔。”宋扬介绍说。

    一楼坐椅共有179个,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坐椅宽大舒适,距离适中,不会有小剧场的局促拥挤之感。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也依旧可以看清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演出效果相当不错。

    抬头看,二楼是6个包厢,栏杆全部是金黄色装饰,雕工精美颇显奢华,“一楼加二楼的包厢,一共可提供座位220余个。”宋扬说。

    同时,不同于传统的京剧戏楼,新的天乐园舞台灯光更加专业,宋扬说:“考虑到今后上演的不仅是传统剧目,还有很多创新的演出形式,所以舞台设计、灯光设计都是按照最高规格进行的。”

    走出演出空间,新的戏楼里还有现代感十足的水吧等休闲区域,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大戏楼内部还将有更多的文化符号,让消费者来此不仅仅是观看演出,更能够汲取到更多文化内容。在戏楼内的一侧墙壁,就将开辟为历史文化展出墙,“整个一面墙都将悬挂旧时戏楼的照片,老艺人的演出照片等,让大家感受历史。”宋扬说,同时,剧场内部还将有特别设置的展示台,用于展示一些老物件等,还有专门区域用于展示其他文化衍生产品。

    演出 老戏园的新剧目

    老戏园涅槃重生,老戏园里演出的剧目也将焕然一新。

    “第一部新戏就将让大家震撼。”宋扬说。在保留原有国粹精华的同时,新的剧目将以全新的形式,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作为天乐园重张首演剧目《情问三叠》,就融合了昆曲、京剧、越剧的表演形式,但又不拘泥传统的样式,将中国戏曲经典折子戏在现代舞台上提纯放大。

    新戏里,《红梅阁·放裴》里的李慧娘、《牡丹亭·幽媾》中的杜丽娘、《乌龙院·活捉》里的阎惜娇,三位经典戏曲中的女子被移挪在同一个舞台,对影三人,说着痴情怨语。

    在这一剧目中,传统的故事情节将被打破,采用穿越的方式,将主人公生前未完之事在舞台上得偿所愿。李慧娘回到阳间进行最危险的拯救,杜丽娘重生与心上人永做夫妻,阎惜娇也将与心上人永相伴。生死相许的爱情,穿越了现实的阻隔,交织成为戏剧版的“人鬼情未了”,在讲述关于至情的永恒哲理的同时,该剧还将以古代人折射现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为古代人对爱情的理解注入现代人的思考。

    古典的题材,现代的演绎,这出新戏不拘泥于故事情节,不再编造完整剧情。将经典折子戏重新打碎糅合,都在简洁空灵的现代舞台中消解,既能捕捉到传统文化精髓,又能在崭新的戏剧形态中完美融合。

    同时,昆曲、京剧、越剧,三种迥然不同的剧种,将在同一个演出剧目中呈现三种风格。三大剧种将被抽象淡化为声腔元素,歌唱、吟咏、身段,既有程式又无程式,寓有形于无形之中。该剧将以古典音乐的自由状态为起点,经过现代思维的诠释,与吟唱、身段的配合,回归到一种新的自由状态,包含清晰干净的声线,柔美轻盈的无伴奏清板,弦歌雅韵的吟咏唱和。

    在音乐选择上,该剧将以古典风格为基调,根据古今人物超时空的移情原理,以现代音乐结构对古典音韵元素进行编织,弃用京胡等传统乐器,采用埙、箫、筝、琵琶等历史更为悠远的乐器,通过古老的乐器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舞台胜境和人物世界,既作为表演的配乐,又充当制造情境和气氛的背景音乐。

    古人的观念、古朴的声腔、古典的身韵,都在现代理念中重新解构。《情问三叠》有别于传统戏剧样式,超出以往戏曲舞台剧种的定义和概念,在凸显传统戏曲表演本体的同时,赋予极具创新精神的表现形式,探索“轻戏曲”形态,探讨戏曲的表演极限,呈现“新古典戏剧”风格。

    未来 “三位一体”文化场所

    不同于传统的戏楼,新开张的天乐园将“观戏、宴饮、品茗”相融为一体,建设成为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性高雅文化场所。“不仅让观众来看演出,还可以在此品美食、享茶道、学习国学国粹等,成为一个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宋扬说。

    这种“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基于经营者将天乐园、内府菜、关帝庙茶社三处建筑合而为一。“这三处建筑紧紧相连,统一经营可以发挥集团化的优势。”宋扬说,在天乐园西侧就是吴裕泰内府菜,两座建筑相连接,内部设有通道。天乐园南侧便是关帝庙茶社,中间还有一处空间,未来将设计成水景观。“三所建筑物共同构成了大的文化平台,除了正常经营,今后还将接待旅游团体参观,展示北京的传统文化。”宋扬说。

    除了经营模式的创新外,新的天乐园在演艺形式上也有很多独家创新。宋扬说:“首个剧目《情问三叠》就是全新的演出形式,此外,我们还在考虑将国学、国艺、国乐、国剧等重新加工,用新的形式赋予新的内涵。”例如,天乐园将聘请一些国学名家,在舞台上就某一话题讲座,但不同于普通讲堂,“大师讲一段,然后聘请艺术名家用艺术形式展现一段,以多种形式相结合,把传统文化弘扬开来。”

    “未来的天乐园,将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戏剧,而是将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在一个共同的舞台上,开园初期每周3场演出,未来每周的演出场次将不少于6场。”宋扬说。

    但不论是传统剧目,还是创新的演艺形式,天乐园都将秉持高端路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师、名家登上天乐园的舞台,延续天乐园曾经大腕云集的胜景,同时汇聚更多领域的名家,让不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领域在此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曾经的天乐园,舞台两侧柱子有一副抱柱联:指掌宏图,讲孝说忠,依衣冠演出世态炎凉;明心宝鉴,尚廉崇节,凭面目做尽古今人情。

    200年沧桑巨变,一个崭新的天乐园,正揭开面纱、现出新颜。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