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广联达与中关村博士后协会探讨产学合作

日期:2011-01-12  来源:
[字体: ]

  2011年1月11日,由海淀区博士后工作站搭桥,清华大学博士生研究院与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产学研沙龙,在中关村软件园区内的广联达公司总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是海淀区博士后工作站在产学研一体化,校企结合新模式探索的又一次尝试。通过本次与清华大学师生的面对面交流,广联达公司与各高校建立了一个能随时自由交流、增进了解和认识的平台,为公司未来引进高级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海淀园的产学研沙龙是海淀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促进科学界和企业界直接对话的一个新举措。通过开展以博士后工作为纽带的产学研沙龙活动,尝试突破目前妨碍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如信息技术共享少、互相割裂、跨行业合作少、沟通渠道复杂,产学研机构交流少等。产学研沙龙致力于尝试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把这些丰富的创新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成为促进海淀经济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做大做强核心区的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当天与会的人员主要有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流动站为主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电子系、电工系等领域的教师、博士后和博士们。与会人员分别就计算机图形、互联网类以及大型管理类产品(如ERP等)的系统架构研究等展开了成果展示,并进行了相关的技术交流。产学研沙龙设立的目的就是让企业能在这里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发展意向、让高校和科研单位在这里介绍和推广自己的科研动向或成果、让以博士后为主的青年高层次人才了解更多专业信息资源,同时也增加更多的学术界和企业界的良师益友。

  目前,全国有1000余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中关村博士后人均创造的经济效益高达3000余万,可见博士后这一人才的抢手与稀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今后我国将采取措施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科研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联合,在合作中进一步发现企业的创新需求和人才需求。逐步提高企业博士后人员所占比例,优化博士后人才队伍结构,引进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向企业聚集。

  本次产学研沙龙交流模式的尝试,也是广联达公司在人才培养、招聘方面的一次新突破。通过邀请高校前来公司参观、座谈交流的形式,转变传统的招聘形式,让人才更加直观的了解企业的文化以及研究方向,让理论与实际研究方向相结合,使得人才切实等到“用武之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士强认为:“这是海淀园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促进科学界和企业界直接对话的一个新举措。为青年高层次人才搭建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也可以让园区内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来这里展示技术和学术上的观点,更可以来此寻求合作。通过开展以博士后工作为纽带的产学研沙龙活动,尝试突破目前妨碍产学研结合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筑信息化领域也将是施工企业在今后转型的必经之路,基于我国广阔的建设市场,建筑信息化更需要引入“高智能”的鼎力支援。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上市的建筑信息化软件企业,广联达不仅牢牢树立了行业的领军地位,更是高瞻远瞩,抢占人才制高点,为建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搭建起了桥梁。在未来,广联达公司博士后人才引入工作将再接再厉,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

  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一方面联系着大学和科研机构,一方面联系着企业,具备着沟通产学研各方,促成项目和人才对接的天然平台条件。在博士后工作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和对高层次青年人才“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指导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成立11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作为全国高新区中的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已设立了46家分站。研究领域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等领域,联合培养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等30多个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导师近百人,其中不乏知名院士、博导。累计进站博士后110名,累计出站63名,出站博士后中近半数留在企业担任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或资深技术人员,成为企业研发的骨干力量;出站后回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博士后大多已晋升副教授,在各自的科研与教学领域都与原所在分站保持着密切联系和多方面合作,成为重要的产学研联系和结合的纽带。

  博士后为园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博士后累计参与或主持了200多个研究项目,其中88个为省部级,主持或(作为重要技术骨干)参与研发的产品上市后为企业实现收入17.34亿元(人均3468万元);博士后以第一至第三发明人身份申报200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其中142项为发明专利且27项已获国内授权,7项在欧洲、美国同步申请);博士后共发表论文著述221篇(其中97篇被SCI、EI等各类检索收录),出版学术专著13本(9本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博士后获省部级以上奖项8人次,1人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在2009年博士后工作站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奠基人李政道先生欣然题词并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博士后工作创新十年1999-2009》图文集作序。园区的博士后工作得到了全国政产学研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

  2005年,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以突出的评估成绩被原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评为22个“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2010年蝉联此荣誉,并获选北京市优秀博士后工作站,一位博士后入选北京市博士后青年英才。海淀园博士后工作站的品牌初步形成,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博士后中有着良好的形象,已经进入良性、加速发展阶段。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