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借助风投眼光为中关村引才

日期:2013-04-13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中关村鼎好大厦,一个1600平方米的工作区内,快速敲击的键盘声和不断闪现的炫彩页面告诉来客,这是一个年轻人的乐园。在这里,戴虎宁和他的团队正在为即将上线的社交网站作最后的检测。这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海归”试图编制一个人脉管理网络:用户通过特定的好友联系渠道,结识“好友的好友”,拓展人脉。同在这个工作区里,向好友推荐音乐、预测电影投资收益……10多个被田溯宁、薛蛮子这样的风投大腕看中的创业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这个工作区地段寸土寸金,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多方协调,为创业团队“在四环以内上班”创造了环境。有人不禁要问,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既无雄厚资本,又无成功经验,何以获得政府部门青睐?海淀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的人才、技术、项目、资本“四位一体”模式给出了答案:风险投资人看上了他们,支持了他们。

  由海淀区配合实施的中关村“雏鹰人才工程”提出,到2015年,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聚集一批初创期的优秀创业人才。这些人才采用“四位一体”的引才机制加以认定:创投机构对人才创办企业投资股份比例不低于10%或创投资金不低于100万元。通过风险投资人的“资本把关”,海淀区对其中符合本区功能定位的项目,将协调相关部门使其落地,并整合人才和企业政策,对创业团队给予资金奖励、房租、子女入学、医疗绿色通道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励。

  这就意味着,风投机构扮演了一个类似中介机构的角色,用市场的眼光为人才引进作了一次过滤。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众多的人才引进体系设计,主要采用专家评审的办法。专家通过召开评审会,审核人才项目申报材料,确定最终结果。“这种方式更适用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对于创业人才引进和评价,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创业素质这些因素。风险投资人多有成功创业经历,他们的眼光,更接近市场标准。同时,这种模式在引才之前就实现了人才资本对接,提高了创业成功率。”海淀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后,这一模式的应用力度将不断加大,在现有基础上,海淀区还将探索一些新的扶持模式,如确定创业团队获得风投后,政府引导基金将“跟投”。或由风险投资人推荐,政府为团队发展提供孵化服务。

  本市近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实施意见》中也特别提出:要引导和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人才工作,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