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中关村于滨为树诚信不惜力(图)

日期:2014-03-04  来源:北京晨报(北京)
[字体: ]

中关村于滨为树诚信不惜力

他带领中关村软件行业百强企业发起《可信中关村公约》,重塑企业与员工之间、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互信;他发起就业帮扶工作,数百名贫困大学生得以完成学 业并进入高科技企业中成为骨干。他叫于滨(见图),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书记,在过去的20年内,于滨一路伴随着中关村发 展壮大。

编写“诚信公约”

2011年《可信中关村公约》的出台,源于一件小事,于滨谈起这件事至今还是记忆犹新。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美国归来的企业家找到于滨,谈到自己刚刚遭遇的“背叛”。原来,不久前这名企业家招来一名研究生,工作能力很强,并表示要 和企业一起奋斗,为了表示决心,这名毕业生还主动交了5万元“保证金”。企业家十分感动,同其签订了三年协议,并帮其在京落户,还掏出4万元送其参加技术 培训,并让他接手企业最核心的技术。然而就在落户北京后的第二周,这名学生便辞职跳槽,还将公司起诉至法院,讨要自己当初主动交的5万元保证金。

“中关村还有诚信吗?”这名老板的感慨触动了于滨,他由此萌生了创立一个诚信机制的设想。为此,于滨先后走访了350多家企业,花费一个月的 时间编写了《可信中关村公约》。公约建立了违约处罚和行业“黑名单”的诚信机制。目前,已有950名职工、106名企业家和上千家企业加盟了该公约,为加 盟企业解决了办理进京户口员工流失问题,解决了核心员工离职带走企业知识产权问题,解决了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购买可信产品或者可 信服务,解决了零风险放心消费问题。

发起帮扶工程

中关村地区有多家重点高校,作为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的于滨经常应邀前往高校进行讲座和交流,在同高校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于滨发现 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贫困,需自己打工挣学费,无法专注学习,且毕业面临很大压力。于滨为此联系了多家高科技企业,于2009年发起贫困大学生就业 帮扶希望工程,组织一百名党员每年帮扶一百名贫困大学生就业。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的宋明(化名),现在已经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中的技术骨干,而几年前,宋明还在为如何完成学业以及毕业后的就业出路而焦虑。 就在宋明最困惑的时候,学校推荐他参加了这个帮扶工程,并和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公司领导结成帮扶对子。由于学业出众,宋明最终通过应聘。“现在我觉得未来充 满希望,我一定用认真工作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人。”宋明说。记者了解到,帮扶工程开展至今,已帮助近千名大学生。

创新人才培养

 

在同企业负责人的日常交流中,于滨了解到,很多企业都感慨目前的大学教育同软件产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脱节。为解决这一问题,于 滨倡议在校企联动工程基础上,由中关村软件行业113家创新示范企业共建“中关村软件学院”,以便企业挑选人才时能够“达标可信 省钱省时”。学院中,企业自主建系,自主建专业,自主定人才标准,自主定人才培养方案,并联合软件协会同步颁发中关村软件行业职业资格证。

得知这一提议后,多家企业纷纷提交了人才订单,并组建了JAVA、软件营销、软件实施等专业。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林业大 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33所大学计算机学院也响应这一倡议,签署了共建协议。至今已经有数千名大学生报名参加了中关村软件学院组织的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 能培训,并进入学院共建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价技能培训。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