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意成就中关村
刚走进4号展馆入口处,左面墙壁上“创新引领未来、创意改变世界”12个大字就赫然映入眼帘。进入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区,在音乐、灯光的映衬下,人们犹如来到了一个奇特的梦幻世界。
正在行走中,记者耳边突然传来一段有关企业的介绍语音。正在诧异间,记者低头一看,发现脚下是一个用投影仪投射出的一个黑白相间的钢琴键盘画面,右面是用投影仪投射出来的跳动的彩色圆圈。
“刚才你正好碰到了我们右面的企业名称,系统就自动弹出了相关企业的视频。”看到记者一脸茫然,中关村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迎上来解释说,“这是我们用多点触摸、多屏联动等方式做的一个多媒体系统。”
记者这才注意到,右面墙壁用投影仪投射出来的是写满企业名称的变幻画面,每个企业的名称都被一个彩色圆圈包围着。当人们触碰到任何一个企业所在的圆圈时,系统就会自动播放一段相关企业的视频。
在走廊右墙壁,是一个彩色宣传栏和等离子液晶显示屏。宣传栏的大标题是“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容包括中关村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人才特区建设、两城两带规划、科技金融、政府采购新技术新产品试点等。等离子液晶显示屏滚动播放着诸如“2011中关村十大并购案例”和中关村示范区创业者的相关视频。
创新无处不在,这是记者对中关村示范区形象展示区的第一印象。
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城市
进入展区,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写着“物联世界、智慧北京”的立体展示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这个用物联网技术构建的世界,为人们勾勒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面:早上出门上班前,汽车会自动检查报告路面拥堵情况并选择路况最佳的线路。到了单位,在导航系统的指引下,汽车能自动了解车位情况并选择合适的车位停车入位。回家前,你可以提前进行空调温度调试以便回家享受到合适的温度;晚上入睡时,厨房的煤气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一氧化碳含量并确保安全……
不仅如此,在城市市政、环保、水务、质监、安监、交通、卫生、移动政务、建筑、园区和工厂等各个领域,物联网智能化解决方案都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
“我们的技术现在已经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去年年底,北京市朝阳区开始构建地下、地面车库信息平台,市民可以通过手机软件预先了解出行线路上停车场的收费、车位,以及拥堵路段的实时视频等信息,方便市民出行。”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经理时洪坤向记者介绍,除此之外,北京市很多城乡结合部也开始应用我们的燃气泄漏监测系统,保证居民安全,预防煤气中毒。
物联网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在由北京千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构建的货运公共服务平台里,人、车、货可以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货主、车主、货运企业、配货站可以跟踪监控、行车轨迹回放、车辆调度,同时可以对里程、油耗、货物配送情况、报警信息等进行统计,合理调配车辆,降低运输成本。
“在这个服务平台里,我们还可以为政府监控提供真实、准确、可靠的车辆数据。”千方科技集团品牌部品牌经理张晶晶介绍说。
当记者走进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展区时,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已经进入它们的视频监控范畴。当有人进入视频标注的“禁区”范围时,白色虚线方框就将该人圈住,并用另一个系统对该人进行深度追踪。
“这是用来监控‘坏人’的吗?”记者笑问。
“可以这么说。”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明成对记者介绍,智能监控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如小区、楼宇监控,包括城铁建设等。
水资源综合利用守护绿色家园
在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区正中央,一个个高高耸立的白色管道非常引人注目。这是由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的海水淡化预处理产品。
据了解,该公司研发生产的TIPS法PVDF中空纤维超/微滤膜,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生产的压力式膜组件及MBR膜组件产品,可以实现海水淡化、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及工业中各种膜法水处理与回用。
在中关村,活跃着一大批致力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体育场(鸟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地方,都有同一家公司提供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这就是专注于循环水系统及水资源综合治理的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虽然地球大约有72%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岛的冰层中,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小源介绍,如何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人类一个越来越紧迫的话题。
目前,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速分生物处理技术(BSSF),已经将大量的城镇污水、开发区污水、生活小区污水实现循环利用。“同样一份水资源,可以实现多次循环利用,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管理效率。”刘小源说。
信息技术带来健康便捷生活
原本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的玻璃切片,通过数字化扫描系统在90秒内就可扫描成一张全视野、高清晰、可任意倍数缩放的数字切片。这是记者在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区看到的惊奇一幕。
由北京优纳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数字病理远程会诊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整个数字病理科分为4个诊室:制片室、信息化室、诊断室、教学室。在诊断室,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周医师现场接受远程会诊。
在周医师面前,一个42英寸的触摸屏十分引人注意,上面显示着远程病人的动态病理切片影像。通过观测该影片,周医师在为患者给出诊断建议,并与患者就同一张病理切片进行详细沟通,包括病变区域在哪,病变程度如何等问题。
“与传统的病理诊断方式相比,数字化的诊断模式可以让病理科医生工作方式更自由一些。原来每天8小时基本上都要在显微镜前度过,现在科室数字化之后,无论是开会、出差、还是外出旅游,只要能上网的地方就能阅片做诊断。这是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周医师表示,“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生与患者沟通得不到位。数字化病理可以让患者参与其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了解病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
在北京拉卡拉科技有限公司展区围满了观众。记者挤进去发现,除了传统的拉卡拉刷卡机,拉卡拉又推出了一个新产品:只需要在手机上插上一个插件,再装上一个软件,就能实现为信用卡还款。
“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以设置到期还款提醒功能。”拉卡拉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在他跟前,还摆放着其他形式的拉卡拉刷卡机,有的配合电脑使用、有的配合电话使用……因为这些外形各异的小小刷卡机,人们的双脚被从“跑银行”中解放出来,可以在家里、在旅途中随时随地实现银行业务交易。
行走在神奇的智能交通中
“从4月23日上午9∶30到11∶11,4号馆一个门进1202人,出1171人,另一个门进1268人,出1825人。这是科博会开办多年来,首次在现场展示视屏式的客流统计信息。”在北京文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市场部总监周立指着两个电子屏幕介绍说,通过4号馆两门上方安装的隐蔽型摄像头,可是同步传输进出的人流视频。屏幕上,每位从此经过的参观者头上都“顶”着一个小圆圈,每个“小圈”都为现场的客流统计系统提供着实时变化的数据。
据了解,文安公司在现场展示的客流统计系统能够为大型商业活动和景区提供实时的客流监控,同时也可以通过WEB访问的方式,对不同时期的客流数据进行比较。此外,该公司在本届科博会上还展示了城市路口高清综合违法监测系统、城市路段高清综合违法监测系统、移动式公交车道违法监测系统等。这些系统通过高清嵌入式智能摄像机技术和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视频识别算法,实现了高清相机和智能分析软件的一体化,可具体实现电子警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交通事件、交通流量检测等综合执法功能。通过提高高清智能一体机计算性能,降低整体功耗,提高核心算法性能及效率,达到降低系统整体成本、功耗、体积的目的,推动了产品向超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视频传感器方向发展,使其能够广泛部署在城市当中,让建立城市无缝覆盖的交通违法监测网、交通流量采集网与智能感知信号控制系统成为了可能。
机器人手术专家精彩亮相
在一例边远地区的骨科手术中,骨科专家在几百公里外坐镇指挥,现场施术医师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帮助下,实现了植入物实际置入位置与术前规划理想位置的符合率为100%,植入物置入完成时间、手术总时间明显减少,平均透视次数约为徒手手术方法的10%,大大减少了医生和患者辐射损伤。
由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的这种“骨科导航机器人”在此次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亮相。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台骨科机器人的导航定位系统由主控系统和定位执行系统组成,工作过程采用稳定可靠的分级控制方式,即机器人的每一次任务的执行都完全遵从“感知—规划—执行”的控制流程,其中“规划”部分完全由医生在“主控系统”中根据来自X光机的图像控制完成。定位执行系统根据经过医生反复论证的“规划”执行空间定位功能,不具有任何自主意识。临床可应用于长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股骨颈空心钉内固定术、骨盆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等。手术路径定位数据参考只需两张术中C臂X光片,简单易行;通过手术路径仿真,提高手术可视化程度和手术安全性;因其具有标准化操作、安全准确、微创以及有远程遥控操作功能,可以使异地患者及时享受到专家级的医疗服务。
让工业和生活泥巴变废为宝
想象过洗煤厂里堆积如山的煤泥,可以在经干燥脱水后通过一支专业的“注射器”被打入附近的电厂变成发电的燃料吗?在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区的固废处理展区,中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展示的煤泥燃烧发电系统,创造性地解决了煤泥这一低热值燃料大流量、长距离、高压力、稳定输送等一系列世界难题,使其资源化、工业化应用成为可能。
中矿环保运营总监朱大科介绍说,中矿环保是国内一家专业从事黏稠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及工程实施的专业环保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工业推广应用,该公司已为全国300多家客户提供了黏稠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及工程实施,涉及煤炭、电力、市政、造纸等10多个行业,产品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鉴于我国每年的煤泥产量已近2亿吨,煤泥综合利用的压力巨大,该公司开发出了系列煤泥热力干燥处理系统,利用热力将煤泥干燥脱水使其含水率降到12%以下。干燥处理后的煤泥通过煤泥燃烧发电系统成为新的可燃烧物,被发电厂再次利用,变成电力清洁能源。此外,该公司还拥有市政污泥半干化系统、造纸(印染等)污泥资源化利用系统、电石渣资源化利用系统、黏稠固废洁净储运系统等多类创新成果,均实现了让工业和生活泥巴变废为宝的新路径。
走出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示区,记者脑海中还在回想着许许多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产品,如与SIM卡绑定就可以完成银行卡支付、转账汇款、话费充值等功能的手机支付专家,会唱歌会跳舞的小机器人,能洗净蔬菜上残留农药和细菌的洗菜机,利用沙漠里的沙子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会呼吸的花盆等,它们无一不诠释着创新的含义,让每一位参观者都徜徉在智能、绿色的高科技海洋中,更加体会到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的魅力。
开车出行前可以事先了解路面拥堵情况以便安排出行路线与时间、通过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给信用卡还款、远在山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城市里的诊断服务、一个小小洗菜机能够轻松洗净蔬菜上的农药、细菌和病毒……
早就耳闻中关村是创新高手云集之地,5月23日,记者一来到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展区,就直奔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4号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主创新成果展区,一系列创新成果令记者大开眼界。
今年是中关村连续第14次参加北京科博会,也是第4次以中关村示范区形象集体亮相。此次成果展分示范区形象展区、智慧城市展区、绿色家园展区3个展区,共有100家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参展。其中,列入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金种子工程以及天使投资的企业60多家,80%的企业是首次在科博会这个国际化舞台上亮相,特别是小米、文安、天智航等一批快速成长起来的中关村科技新星的亮相,充分显示出中关村示范区巨大的创新潜力和活力。
“对比往届,此次展出更加突出中关村的创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体现‘智慧城市’的概念,突出‘绿色家园’的主题。”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展览以‘创新、创业、创意’为主线,通过先进的展陈手段,一方面以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中关村文化,宣传践行‘北京精神’为载体,突出展示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3周年以来,中关村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引领示范,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另一方面围绕中关村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聚焦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小微企业,推出一批以‘智能’、‘绿色’为主导的创新技术、创新产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通过互动体验、场景模拟、网上冲浪等方式,生动演绎‘创新改变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