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9日上午,在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和北京尖峰合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山顶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亿赛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百佳泰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汇通国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奥特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西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会员企业,以及IT168等媒体汇聚一堂,举办了第三期中关村软件行业互访会。
软件行业互访会召集中关村精英企业家会员进行圆桌论坛、企业互访,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商业资讯、合作机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交流沟通,基于各会员企业经营的领域,梳理企业的供需资源,以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为平台进行集中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提供给与会的企业家更多地资源互助、商机对接的机会。为加强中关村企业间的交流,就企业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寻找对策。
• 商机对接—围绕受访企业上下游产业供应链,寻找商机,形成对接;
• 资源共享—行业协会组织受访企业共建创新资源库,创新企业共享;
• 专家指点—各行专家汇聚一堂,针对企业存在问题给予专业解答;
• 发展共赢—共同打造共赢发展格局,实现创新企业多方共赢发展。
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于滨会长做开场致辞,主持人张国庆秘书长为大家介绍了活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各与会嘉宾纷纷介绍并内建本企业的成功案例,为资源共享、商机对接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泰瑞数创董事长刘俊伟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伟介绍了企业现状。自2004年公司成立一直致力于数字地球技术的研究,开发了基于数字地球技术的系列产品和基于位置服务(LBS)的增值服务、网络运营和整体解决方案。例如,Smartearth数字城市与Smartearth位置服务产品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数字黄山位置服务系统、中国移动梦网地图系统、交通部重点营运车辆公共服务系统等。刘俊伟董事长同时就如何进行有效融资?软件行业人员流动率过高,如何稳定人才?如何在行业中和上下游企业相结合,合作整合共同发展?等问题”与各位企业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来访的各企业嘉宾
针对泰瑞数创公司提出的稳定人才问题,来访嘉宾北京亿赛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王俊生总经理提出:“可以定期开展技术人员交流论坛,一方面互相学习技术经验,一方面互相交流心得;另外,可以成立研究院,让技术人员进修,同时实行拜师制,3年出徒,这样既能培养人才,又能稳定人才。”北京汇通国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王红军总经理建议将员工的薪资福利与公司发展捆绑以稳定人才。
▲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于滨
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于滨表示赞同,并指出:“软件企业人才信用环境中,信息不真实,不完善;信用不公开,不透明,使得中关村软件人才信用体系严重缺失,协会推出的人才信用服务项目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可信人才信用证,因为它约定5万元违约金,抬高了失信成本,从而打消了失信念头,实现新员工稳定从业3年,避免一些人办下进京户口指标就离职的失信情况再出现。”
可信实习生和可信人才对企业的价值: 守约从业,避免下列情况:1、出现不诚信、不守约、不廉洁及断离行为给企业造成商业声誉损失、创新能力损失和知识产权泄露;2、出现无意识违法行为,因不清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计算机系统安全条例》、《反不当竞争法》、《刑法修正案》等法律造成个人和企业两败俱伤;3、离职带走企业资源,造成企业损失;4、可信实习生稳定实习6-8个月(避免恶性流动风险损失2-4万元),可信人才在企业稳定就职3年。可信用人单位信用证和可信人才证将建立良好的可信环境,促进企业和人才和谐劳动关系。
另外,针对如何在行业中和上下游企业相结合,合作整合共同发展的问题,于会长与大家共同分享了整合产业链的经验。“很多联盟或者产业联合体之所以没有走的更远,主要原因是大家没有找到联合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产业链的核心是共同利益。”
▲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国际合作处处长张秀英
最后,参访嘉宾、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国际合作处处长张秀英做总结讲话,张主任首先高度评价了本次行业互访活动的形式和理念,并表示中关村企业要团结起来,树立共同的目标,站在全球化的高度进行资源匹配;企业的创新不仅仅是自主创新,而是全球创新;国际化的同时,防范国内外投资的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协会对政府提出诉求以争取有利政策支持,发挥政策的最大优势。
同时一些参会会员就本企业的问题向大家咨询、讨论,最终都获得了满意的答案。特别是北京汇通国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西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和泰瑞数创公司初步达成业务合作意向。当天中午,出席会议的部分企业家还参加了AA制的聚餐活动,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各企业间今后的深入合作进行了探讨。大家达成一致共识,携手做强,共赢发展。
至此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举办的第三期行业互访会圆活动满成功。参加的会员和嘉宾充分交流,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和了解。同时,解决了很多各自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促成了一些企业间的合作项目,真正做到了资源互助、共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