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商务 > 正文

台湾没有中关村

日期:2012-08-29  来源:创业邦
[字体: ]

 市场小、用户少,台湾的互联网公司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生存之道。

  去台湾观摩ideas show(相当于《创业邦》杂志在大陆组织的demo china活动),有幸认识了当地一些创业者和投资人。仅就创业气氛而言,台湾一点也不输于大陆,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大学生,都对创业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去之前,有个问题一直在我心中盘旋:在一个人口及市场规模如此小的地方(相比美国和大陆),怎么能够按照硅谷的逻辑加速成长呢?众所周知,除了创新性之外,美国和中国大陆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基本都遵循了同一个成长逻辑:先有一个点子,然后找天使投资,然后做用户量,然后A轮、B轮融资,直至登陆纳斯达克。这个过程中,没有个几千万甚至上亿规模的用户数,都不好意思说给资本市场听。

  据台湾朋友讲,不出意外,今年秋天台北股市将会迎来一家互联网公司的IPO——爱情公寓,一家婚恋交友网站。这家台湾本土最大的社交网络公司,其注册会员500万左右,而台湾全省人口不足2500万。毫不夸张地说,随便在中关村的某条街上就能拎出几家500万用户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不同之处在于,爱情公寓已经靠会员费实现了稳定的盈利,而亏损是大陆互联网公司的常态。

  这正是很多台湾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创业伊始的着眼点:先找个能让自己产生收入的领域,然后再摸着石头过河。台湾朋友讲,有一家solomo概念的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其创始团队是从台湾一个大的金融机构出来的,本来是给老东家做一些技术外包服务,慢慢发展成给予地理位置的信用卡优惠服务,就是在一个商家消费,通过APP就能查到用哪张信用卡可以享受打折服务。这个应用对银行、商家和消费者,都是刚需,而关键点就在于,创业团队独特的金融背景可以帮助他们拿到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优惠信息。

  这也是台湾创业领域的一个特点:创始人大多具有产业背景,投身的新项目往往是从服务老东家开始。相对大陆而言,金融、保险、贸易、教育特别是硬件都是台湾的优势产业,人才储备极为丰富。大陆是互联网圈子的创业人脉,而台湾是传统产业圈子的创业人脉。

  这种迥异的圈子,不仅决定了台湾创业者的入场逻辑,也决定了台湾早期资本的退场逻辑,即被代表产业资本的大公司收购。一位台湾的天使投资人说,由于没有大的本土互联网巨头的存在,所以被以硬件公司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收购将会是台湾创投市场的一大特色,比如,APP的创业公司可能会被HTC等手机公司收购。

  大陆有句俗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天生就面对市场狭小、用户稀少的台湾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言,这也是一种恩惠。当然,13亿人口的大陆市场正在成为不少台湾朋友垂涎欲滴的下一个市场.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