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改革绘就中关村创新发展蓝图

日期:2013-11-09  来源: 北京日报(北京)
[字体: ]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从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联想,到创造纳斯达克中国神话的百度,再到成立三年市值就达百亿美元的小米,这些中国高科技产业跨越式发展历史的创造者,都在这片热土上成长。

这就是中关村。

在这里,从峰值计算能力全球第一的高性能计算机到云终端网络计算机,再到抗甲流疫苗和抗癌新药,一项项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在这里,每年新创办的企业4000多家,平均每天有11家科技企业诞生。吸收的创业投资占到中国的1/3,与美国硅谷在全美的比重相当。

为什么会是中关村?因为这里有中国最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创业中心,是创新创业的“梦之都”。

什么成就了中关村?改革。如果说创新创业是中关村永恒的主线,那么改革就是中关村创新创业的不竭动力。从“电子一条街”到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从科技园区到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始终高举改革大旗,勇于突破体制机制对科技创新的束缚,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1988年前

创新源起:中关村有条“电子一条街”

1980年,中国最顶尖的核聚变专家、46岁的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三次从美国考察回国后,成立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这个中国首个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创立,也衍生出了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陈春先也从此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

在陈春先背后,是整个中关村在全国开风气之先,率先与时代先进技术潮流结缘。

20世纪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代表了最新的世界技术浪潮,也代表了一种强大的市场力量。这种市场力量已走近中国,但全英文的个人计算机难以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们瞄准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IT产业发展趋势,开始攻克计算机的汉化技术。

1981年,北大计算机所王选等人把自己承担并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成果(“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国家“748”工程)转让给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北大方正前身)。80年代后期,正式生产和推广方正电子系统,仅用半年的时间,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报社使用方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基本占领了国内市场。进而,正式推出“方正汉卡”,成功推出报纸远程卫星版面传输系统,是中国首次实现运用卫星以整个版面描述信息的方式,及时向海外传递信息。该系统使国家摆脱了印刷业500年停滞不前的局面,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

1984年,联想成立。从代理惠普等品牌微机,到自主研发“汉卡”捞到第一桶金,联想迈开了它从“中国品牌”到“中国名牌”,最终到“国际名牌”的跨越之路。

与此同时,IT产业的各个领域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987年底,在中关村地区的148家科技企业中有关电子及计算机领域的97家,占65.5%。就产值来说,电子企业占80%以上。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已形成全国最大的微机与电子元件集散地和信息产业技术市场,电子、电脑产品的年销售额达4亿多元。

这样一股全新的IT热潮,被国家顺应时代的鼓励政策搅动得愈发热烈。1987年,国务院发布双放政策,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放宽科技人员。科技人员的创新力开始向企业流动,地处中关村一带的中科院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源头,也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起源—从技工贸逐渐走上自主创新的“电子一条街”最鲜活的创新动力。

198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组成的调研组进驻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参观了京海、四通、海华等公司,总结其形成和发展的经验。关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一篇系列调查报告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代表的民间自发性质的创新活动,开始获得国家的关注。

【创新剪影】

中关村南三街8号,中科院物理所。所里东北角有一排平房,最东头的几间复印室,人来人往。30多年前,这里是物理所家属们圈养鸡禽之地,旁边有一间常年闲置的仓库。1980年10月的一天,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来到这间仓库,轻轻拨开蛛网,推门而入。木门虽小,但一个时代由此开启。

一年前,陈春先以民间学者身份访问美国。在两大技术中心硅谷和波士顿,他看到,昔日的教授转眼就是经理。创业者中不少是附近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精英。在斯坦福大学两间小小的车库里,几位创业者靠着两个发明,造就了惠普和苹果这样的世界巨头。

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差距。他所在的中科院物理所,科研成果大多被锁在柜子里。实验室一墙之隔的东升公社,还是一副“鸡鸣犬吠、人扛马拉”的农耕景象。

陈春先和几个同事决定效仿惠普和苹果。在物理所的那间废弃仓库里,他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营高科技企业—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后来又成立了北京市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旨在推广中科院的技术成果。陈春先因此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

1988年-1999年

创新发力: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诞生

198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方谈话在试验区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关于“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科技的希望在年轻人”,民营科技企业“姓社”等重要讲话,给予试验区的决策者、科技企业家和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

“试验”意味着敢为人先,打破固有思路。顺应邓小平南巡带来的改革春风,在当时被命名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中关村也充分阐释了“试验”这个词背后所蕴藏的创新灵魂。

为新技术企业贷款提供财政贴息、设立创业服务中心并建立科技创新基金扶植进驻的中小高技术企业……从彼时起,贯穿中关村发展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在这个体制下成长起来的企业也比其他区域来得更快、更惹眼。1990年2月,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变更登记为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第一家私营企业;金山软件股份公司求伯君开发成功国内第一套中文文字处理软件WPS1.0;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推出世界首套图文合一整页输出的中文彩色电子出版系统。

企业快速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试验区办开始协助企业多方面、多元化融资。

1992年7月13日,四通集团公司被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批准为第一个进行股份制试点的企业。1993年8月16日,北京四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第一家在香港股市挂牌的企业,股票代码“四通电子”(HK0409),共筹集资金1.89亿港元。

这一试点,拉开了中关村企业产权改革、上市融资,并开始在全球舞台上初露头角的序幕。至2013年8月28日,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报告》显示,中关村的上市企业,也已经从最初的0到1,发展到了224家,总市值已达13554亿元,资产总额达17130亿元,总体现金及等价物规模达到3144亿元。

这一阶段,中关村还为此后创新驱动、辐射全国的高站位打下了基础—明确了采取研制、销售在试验区内,中试和生产在外埠的“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生产方式;追求高技术、高速度、高收益,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提出要力争在推进股份制上有所突破,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组建跨国集团方面有所突破,在建立生产要素市场方面有所突破,在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方面有所突破。

【创新剪影】

1988年12月6日,24岁的王文京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辞职了。和他一起辞职的,还有他的同事苏启强。他们借了五万块钱,在中关村买了一台电脑。王文京记得很清楚,当时买的是一台长城的0520dh,2万多块钱,花了他们一半的钱。

他们来到中关村海淀南路,租了居委会的一个套间里的一个小间,面积9平方米,“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这间小房间里宣告成立。这也是王文京创业起步的地方。

那时王文京白天上门推销,给用户做服务。晚上回去编程序,编到半夜,就在办公室睡,第二天继续。从那个起点开始,第一年的营业额是8万元,逐年发展。到1990年正式成立“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1995年发展为“用友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并组建用友软件集团。1997年软件销售额突破亿元,1999年公司发展为“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后来还在资本市场上市。

回想创业的背景,王文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这代年轻人赶上的时代太好了。王文京赶上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他可以上大学,可以在中关村自由地创业。这是一个变革和伟大的时代。

1999年-2009年

创新辐射:抢占新兴产业至高点

1999年,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大批复。以这个重大决策发布为起点,中关村也步入了下一个发展台阶—从1988年至1998年的十年,中关村主要引领中国信息科技产业发展。而从1999年以后,中关村开始大规模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领域延伸,并开始在世界科技创新舞台上崭露头角。

国务院的批复指出,北京市中关村地区是全国科技人员和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高科技产业也有一定基础,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把丰富的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对实施科教兴国,增强中国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措施。

同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由“一区三园”发展为“一区五园”,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园,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源起的中关村创新精神开始向其他区域辐射。

2003年,时任国家领导人视察中关村时指出,“中关村科技园区就是改革的产物。这里机制和体制比较灵活,吸引和激活创新资源的软环境比较好,呈现出很强的发展活力。”2004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为“一区七园”,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园、德胜园和健翔园。

2005年,国家领导人视察时用“旧貌换新颜”高度评价中关村的发展成就,并提出中关村要像“车”一样勇往直前、像“马”一样与日俱进、像“炮”一样跨越发展的要求,随后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的八条政策措施。随后的200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由“一区七园”发展演变为“一区十园”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通州园。

在中关村多元格局形成的背后,是中关村在中央及北京市鼓励科技创新的前提下努力突破固有思维模式、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的努力:科技管理能人出入境政策放宽、简化税务登记手续、成立首个技术交易所、“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工程”帮助将“沉睡”的科研仪器和实验室与企业需求对接……

在一系列措施的助推下,从2003年起,在中关村创新热土上发生的事情开始引起全世界的注目:“星光”中国芯占世界图像输入芯片市场一半以上,标志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联想收购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造就了令世人惊叹的“蛇吞象”历史;SARS灭活疫苗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此时已达2000多家,约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中关村企业挺进美国纳斯达克,占据中国大陆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总数的半壁江山。

【创新剪影】

从硅谷回国的邓中翰、张辉,在北土城西路一间没有暖气的仓库里创办了中星微,两年后开发出了“星光一号”芯片。这是中国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数码图像处理芯片,并被三星、飞利浦等国际品牌采用,成为第一块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

看到国外厂家的甲肝灭活疫苗高价进入中国市场,尹卫东被“刺痛”了。通过科研攻关,他领导的北京科兴研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甲肝灭活疫苗。此后,SARS疫苗、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产品相继问世,填补了多项国内和世界空白。

2003年初,年仅40岁的王晓东已是美国得州大学终身教授、霍华德·休斯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偶然间他看到一则生命所全球招聘顶尖科学家的启事,招聘条件很有吸引力:引进人员均由专家选拔考核;5年合同期内,所长和实验室主任的科研和用人不受任何行政干预和考核干扰;生命所不需要通过项目申报获取经费,本市每年提供研究经费3000万元,科技部每年也有经费支持;所长年薪100万元,实验室主任为30万到50万元……完全不受中国旧有科研体制限制!王晓东依稀看到了世界一流研究所的前景。而这正是生命所筹建的初衷,即探索一条与传统科研体制迥然不同的模式,创造“类海外”学术环境。在这样的“诱惑”下,他毅然回国了。

2009年-2013年

创新加速: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9年3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经国务院批复,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此次批复文件中,首次向外界正式披露中关村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中关村要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

中关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用改革激励前行的动力也随即加码。

从2011年起,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试点实施“1+6”政策,即搭建一个中关村创新平台,实施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的政策,包括股权激励、税收优惠、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和建设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就是政府充分简政放权,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

作为撬动创新力量的途径之一,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企业开始兴起。通过中关村一系列引导和支持社会化、市场化的新型创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措施,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孵化+投资”的新型创业服务业兴起发展。仅2012年一年,中关村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就超过4000家。

从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诞生到“1+6”政策的获批实施,从“瞪羚企业”到“金种子工程”,从科技创新到科技与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创新的基因,已经体现到中关村示范区发展的方方面面。

从2007年的9035.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9600亿元,中关村企业的总收入在5年间翻了一番有余。增加值则从2007年的1569.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062.6亿元,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5.9%增至19.1%。中关村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辖下一区十园的发展,推动首都经济走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的康庄路。

鼓励政策、创新政策都有了,如何激起更大的创新裂变?让金融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在这一阶段,中关村逐渐为企业融资开辟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企业债券和信托计划、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主贸易融资、小额贷款等多条渠道,建立了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的6条机制,一个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体系形成并完善,中关村科技金融工作成为全北京金融工作的新亮点,成为金融创新助推首都经济发展的有力据点。

【创新剪影】

在海淀北部,一个名为“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园”的项目正在建设。园区建成后,预计入园企业和机构将逾百家,年产值可达300亿元。这个总投资近20万元,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项目,从构想到提交申请、批准、园区选址再到开工建设,前后不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之前从没想过,这么大规模的项目审批流程能如此‘高效’。” 承建产业园的赛尔网络科技创新园项目办主任曾逊说。

在曾逊感受到的“高效”背后,是中关村创新平台特殊工作机制在起作用。

在中关村创新平台,共设有中关村科学城工作组、科技金融工作组、人才工作组、政策先行先试工作组等9个工作组,共有19个国家部委的37名司局级和处级干部参与平台工作,北京市相关部门和区县的110余名派驻人员在平台办公。全市多个委办局派驻在到同一个平台上联合办公、协同全市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服务后,企业最直接的感觉是—“一个接口解决项目的所有问题,决策反应十分迅速”,曾逊说,这是中关村创新平台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这简直比直接给资金补助还要实惠。”

2013年-

创新引领:下一个全球创新中心

今年初以来,根据国务院的批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规模和布局进行调整,由原来的一区十园232平方公里,调整到现在的一区十六园488平方公里。

2013年,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将中关村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试点工作期限延长3年。不久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3项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也获延期,并推广到东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试点。

至此,中关村先行先试的经验从核心区扩展到北京16个区县,又进一步辐射向全国其他高科技园区。然而,中关村的眼光还不只限于此,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已经缓缓展开。

为推动中关村示范区国际化发展,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内企业、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等相关单位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市场,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国际化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以下八个项目,分别是境外展览项目;国际市场考察项目;境外设立分支机构项目;境外法律咨询服务项目;国际研发合作项目;国际会议项目;聚集国际商务、投资与科技服务机构项目;扩大海外市场项目。

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中关村的企业不再只是“向前看”、“向外看”,更开始抓住新一代颠覆性技术趋势,努力成为与硅谷媲美的全球创新中心。百度每年投入数十亿元,重金投入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培育云和移动生态圈;联想也正式开始了向“PC+”的转型,在智能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开始了“再创业”。与此同时,他们的“后辈们”开始捷报频传:小米科技推出的小米手机国内销量超过苹果iPhone、“靠数据赚钱”的亿赞普率通过与全球22家主流运营商和数十万家网站的合作,为全球近十亿网民和广告主提供大数据营销服务,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营销服务商……

根据中关村管委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企业做强做大的进程明显加速—1998年,“老大哥”联想花了14年的时间实现收入破百亿;同样的破百亿目标,10多年后的“后起之秀”小米,却仅仅用了2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

面向未来,中关村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用好“1+6”和“新四条”等先行先试政策,抓紧推进市级层面先行先试和政策突破,让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更加遵从创新的本质和规律。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地,中关村将努力在全球坐标系中找定位,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是中关村大势所需、时不我待的国家使命。

【创新剪影】

半个月前,三众能源董事长李红霞完成了一件令不少国内外同行艳羡不已的事。在中关村管委会组织的华盛顿考察之行中,她成功邀请到全球绿色建筑界的“大牛”丹·沃驰成为公司的首席顾问。这距离公司今年3月首次进行国际考察,结识丹·沃驰,才不过半年时间。

“出国以后向‘老外’介绍自己是中关村企业,别人都会多看你几眼。”李红霞自豪地说。

“2015年IASP年会的举办地是—中关村!”随着国际科技园区协会(以下简称IASP)总干事路易斯·桑斯高声宣读,中关村人沸腾了。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周国林、中关村国际化业务总监曾晓东率队赶往巴西,在与意大利、俄罗斯、波兰3个科技园区的激烈竞争后,赢得了有全球科技园区奥林匹克盛会之称的国际科技园区协会2015年年会的举办权。

“不去中关村,以后可能就边缘化了。”一位参会的外国科技园区负责人如是说。全球的创新精兵都将目光投向了这里—中关村。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