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功能区内各方努力,未来能像中关村一样,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创业区之一。
“创业,就去五角场!”
不久前一个周末,第二期“创业五角场”故事会在复旦大学科技园内的一点咖啡举办。原本30多人的交流会,涌入180多人,把咖啡馆挤得满满当当。资深创业者在台上分享创业故事,让大批刚开始创业的人听得入迷。
办故事会,引出了创业联盟
故事会由街道发起、园区配合、创业组织和创业者参与。“五角场要做杨浦的内核,把创新创业的dna复制到全区。”这是杨浦区区委书记诸葛宇杰的愿想。
这 样的愿想有底气。作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五大功能区”之一,五角场集中了大量创新创业要素,可以成为杨浦科创中心建设重要承载区。在“科创中心 22条”指引下,功能区内的五角场街道与周边高校、创业园区、实训基地、孵化器有机互动,创新工作思路,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旨在共同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 万众创新示范区。
类似“创业五角场”故事会的活动,就有很多。而各方之所以可以高效匹配,得益于五角场街道出面搭建的“8+2+x”创业联盟。
五 角场聚集的创业创新资源,不仅有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复旦大学科技园等8个科技园区,还有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杨浦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 中心2个国家级创业扶持基地。此外,如innospace、ipo创业咖啡、乔杰创等创业孵化器、创业支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把资源集中起来的“8+2+x”创业联盟,使原先分割的资源叠加组合,一下子变成了五角场地区的资源,可以合力唱响“创业五角场”。
去年一号课题取消街道招商功能,街道可以更超脱,做服务。今年“一号课题”提出科创中心建设任务,街道可以搭平台、造氛围。按照杨浦区区长谢坚钢的说法:街道就是要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率先探索。
营造氛围,让创业组织到台前
政府搭建了平台,营造了氛围,但真正的创业,还是需要创业者的勇气。开头提到的“创业五角场”故事会,让成功创业者走进园区和基地,分享创业案例和经验,让更多人迈出了创业第一步。
演讲的主角之一是周杰,他创办了乔杰创创业服务公益平台,凭借一股激情和多年创业积累的经验,为创业者举办公益性创业讲座和项目路演,因为实用而又“接地气”,颇受创业者欢迎。
周杰长期在不同地区巡回服务,今年到了五角场之后,就再也不愿离开,“这里有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
对创业组织来说,想搞一场创业者公益活动很难。“走进园区不知道该找谁,就算找到了负责人,人家也不认识你。有时候,连保安都不让你进。”由于场地费昂贵、嘉宾难请、影响力小,创业公益活动很难办下去。
在 五角场,情况却截然不同。街道把乔杰创拉入联盟,并且建立起微信群,让乔杰创成为创业服务群体的一员,大家在群里平等对话。想找场地,可以和微信群里的园 区负责人直接敲定;要找嘉宾,街道可以出面一起邀请;活动确定之后,街道还会动员“创业五角场”、“上海杨浦”、“创业杨浦”等官方微信“大号”一起转 发。创业组织的成本下降了一半,影响力成倍增长,一个小型活动也能吸引数百人参加。
实 际上,政府把各类组织纳入联盟,既让创业组织与各类资源平等对话,也打通了创业者的完整服务链。“互联网思维就是平等、共享、合作,街道用互联网思维,让 草根创业组织走到舞台中央,可以发挥更大能量,影响更多创业者。”周杰说。下转◆5版(上接第1版)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创业组织如鱼得水,五角场的创业氛 围也更加浓厚了。
“街道参与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五角场街道办事处主任李正明说,有所为,就是园区不愿做、不能做的事,比如涉及政策、协调、服务等工作,街道要积极承接,主动作为。有所不为,就是园区、创业组织擅长的专业服务,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做好服务,让创业者快乐创业
对于五角场的服务和创业环境,一些创业者体会格外深。
街道干部走访发现,不少科技园区的企业对政府创业扶持政策并不了解、也不太清楚该如何办理。街道和园区合作,把各项扶持创业的政策带给创业者,诸如创业前补贴政策、创业带动就业扶持政策、创业见习基地补贴政策等等,让创业者倍感实用。
为 了给创业者提供更大便利,五角场街道还创新思路,为创业者提供“vip服务”:创业企业和员工只要提前预约,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即可享受绿色通道,快 捷咨询和办理9大类147项服务。街道和创业者的互动,还不止这些。街道发挥“接地气”的优势,穿针引线,让一批创业孵化项目与社区需求对接。“我有外 卖”是专做手机订餐的创业企业,街道内的住家老人大多有点餐需求。街道穿针引线,“我有外卖”开设出“爱心敬老”板块,并与商家推出实惠套餐,老人按几下 ipad就可以订餐。“今后说不定能开发为老服务的细分市场。”“我有外卖”行政总监林影说。类似地,五角场环岛交通信息化、社区老人健康智能手环等项 目,让创业者和社区实现了双赢。
“在五角场功能区内,搭平台、造氛围、做服务,少不了街道。一些事由街道牵头组织,各方更容易聚起来,效果也更好。”innospace孵化器负责人张延军说。
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余翔说:“思想有多远,服务就能做多深。”回顾起来,街道为打造万众创新示范区,思想上也经历了转变。“当初,很多干部连vc(风险投资)、ipo都听不懂。后来转变观念,告别了朝南坐的思想,看到了街道能为创业者做的事,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五角场有一个梦想,就是通过功能区内各方的努力,未来能像中关村一样,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创业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