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见面会上,邓伟根答记者问。
昨日,为期4天的“中国青创汇”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周活动在江门拉开序幕。上午,市长邓伟根、副市长许晓雄在市政府举行媒体见面会,介绍 江门取得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城市一年以来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经验成绩,并描绘了未来江门小微双创工作如何开展的思路。据悉,江门拟在今年9月实行企业办 理证照“九证合一”,并加快推进网络信息统筹局的建设,以降低创业门槛及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我们的数据可能比不上广州、比不上深圳,但量少不等于没做工作,这一年来的成绩更多地体现在政府如何落实工作、如何推动改革、率先取得哪些成果等方面。
过去一年
政府忙落实和推动改革
在 昨日媒体见面会上,副市长许晓雄首先介绍了江门过去一年小微双创示范工作的情况。去年5月,江门成为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亦是全省首个。一 年的时间,江门出台了“雏鹰计划”及“1+15”的一揽子小微双创扶持政策,明确创新性、公平性和竞争性三大原则,着力实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公 共服务平台完善、环境优化三大工程。
市长邓伟根在随后的记者提问环节提到了这一揽子政策如何出台。“我们花了3个月的时间去讨论研究,作为广东唯一示范城市就要有担当,怎么体现江门特色、树立广东标杆?光讨论就有十次八次。”
正 是这样认真有担当的态度,江门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许晓雄介绍,去年6月至今,江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4.3万户,总数突破26万户,新增注册资本同比 增长48.3%、达393亿元。去年全市技术交易金额增长56.8%,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65 .5%,其中小微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同比增长超200%; 城镇新增就业4.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万人。与此同时,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激发,今年1至5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22.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9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5%。
数据是一方面,一年的努力带来的是更多改变。“我们的数据可能比不上广州、比不上深圳,但量少不等于没做工作,这一年来的成绩更多地体现在政府如何落实工作、如何推动改革、率先取得哪些成果等方面。”邓伟根在回答记者关于这一年带来的具体变化时如此说。
一 年来,江门多项改革措施在全省、全国走在了前列。包括:率先建立全国首个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率先推动建立小微双创城市联盟;率先实行工商 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企业办理证照时限缩短为五个工作日内,目前正在推动“九证合一”;率先建成跨境电商“单一窗口”,实行关检合作、一站式作 业;率先推动网信统筹,挂牌成立网络信息统筹局等等。
青创汇
打响品牌挑战中关村
近 日,江门全市已营造出“中国青创汇”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周活动的氛围,今天,活动周将正式开幕。这个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知名企 业、创投机构,与“中国青创板”对接,为青年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扶持、人才引进、技术对接等各项服务的平台,是首次举办。江门市政府是主办单位之 一,活动期间,将举行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座谈会、“大手拉小手央企助小微”中央企业与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创业创新对接会等系列活动。
邓 伟根在会上也表示,江门要擦亮“中国青创汇”这块牌子,努力打响“北有中关村、南有青创汇”品牌。面对记者“举办全国性的活动是基于何种考虑”的提问,邓 伟根表示,这是一种自我鞭策。“提口号是自我加压,有人说江门怎么敢跟中关村挑战?我们是在思考,也是把自己逼上一条自加压力的动力之路。”
邓 伟根进一步指出,江门一直坚持“加快发展不能走老路”、“旧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的发展思路,着力破除阻碍发展的旧思路、旧机制、旧政策,推动创新加快发 展与加快创新发展同步推进。对江门来说,新动能、新经济就是要聚焦“顶天立地”的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以及“铺天盖地”的小微双创。“我们一直 说要抓大项目,但广大的市场主体面临的营销环境和创业环境还有不少门槛、屏障和障碍,也要为他们创造发展机会,所以还要推动众多的小微企业发展。”
亮点
A
挂牌成立网络信息统筹局
江门是全省率先推动网信统筹,挂牌成立网络信息统筹局的地级市。此举旨在整合资源,减少创业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宁可数据在网上多跑几圈,也要让企业和群众少跑一轮”的举措,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邓 伟根表示,现在企业所有的标码不在一个证件上,一个企业在税局是一个代码,在海关是一个代码,在供水是一个代码,这是否能归到一个电子证件?“老百姓不关 心你几个部门,只关心哪样是最方便,哪个门槛是最低的,那如何实现统一呢?实现数据统一,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就可以做到。”
他表示,部门做了很多信息工作,但是是信息的孤岛,无法共享。把多个证件统一到一起,则能让老百姓的办事成本大大降低。“现在这个局挂在市政府办公室下面,而不是部门下面,为的就是做到更好地统筹。当然,这个事情不是一下就能做好的,需要一个时间去慢慢完善。”
B
率先探索制定小微双创统计指数
成 为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城市之后,江门率先探索制定小微双创统计指数,并聘请北大研究团队研究制定相关指数体系。邓伟根在会上也提到了这个指数的制定:“我们 制定政策时就表示要鼓励创新,重点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当时我们也跟国家科技部提出来几个指标,以体现小微企业的活力。我们在想,这个指数能不能成为全国 小微企业当中的一个江门样板,甚至是全球小微企业的一个指数(标准)。”
他表示,经济怎么样都有相关指数反映,用电是个指数,运输是个指数。“我们聘请一个团队,探索建立小微双创企业活力指数,以体现地方经济的一个活力指数,这个工作正在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