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海淀园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步伐

日期:2017-10-2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字体: ]

今年以来,中关村(000931,股吧)海淀园按照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总体部署,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原始创新、优化发展空间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顶层设计,有序推进科学城机制建设。一是完善中关村科学城工作机制和顶层设计。按照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和“一处七办”架构,组建中关村科学城专项办,筹建由各创新主体参与的中关村科学城共建联席会,设立园区中关村科学城工作组,形成专项办日常工作机制。二是中关村科学城37项重点任务(项目)全部启动并进行动态跟踪,并提前遴选2018年重点项目。三是全面启动《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提升规划》编制工作。突出中关村大街的创新主轴功能,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和创新功能,构建支撑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型城市形态。目前,调研工作已基本完成,《中关村科学城发展提升规划》总报告、《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功能提升研究》分报告和《中关村科学城综合交通优化提升规划》已形成整体框架和初步成果。

  紧抓原始创新,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一是对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推动重大平台落地。实现网络安全领域国家实验室落地,承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做好落地保障。推进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全球顶尖科学家领衔建设国际光电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中关村新材料前沿技术研究所,筹划建设国际“光电谷”,布局前沿光电产业。持续推进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大数据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中国科技大学“1+2”平台等一批新型研发平台建设。

  二是以高校院所为重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清华大学的量子点光谱芯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科院理化所研发的首台万瓦级氢氦低温制冷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转化。中关村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等多所高校,建成了柔性电子、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水处理技术4个跨国界的国际协同创新实验室,系统开展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精尖技术研究;在硅谷、香港设立分院,启动项目21项,实现92个项目成果转移转化,设立高科技公司33家,吸引社会总投入近12亿元。

  推动空间优化拓展,深入释放创新发展空间。一是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辐射带动一批创新发展产业功能区。中关村大街改造工程累计完成30万平米存量空间改造升级和改造空间招商工作,腾笼换鸟形成新的高端产业空间供给。平稳推进小米科技园、集成电路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园与中关村移动智能服务创新园建设。依托金隅智造工场,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打造海淀区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和中科院智能制造技术的展示窗口。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逐步深入,四季青军民融合产业园、北理工军民融合创新园、玉泉慧谷信息安全产业园基本完成装修改造,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理工雷科雷达技术研究院等重点项目落户园区,中船新能源、弘大科技等56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聚集了虚拟仿真、光电装备、新材料、传感器、智能仪控系统、信息安全等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的创新性企业。通过搭建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开展“民参军”对接会等,为构建海淀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夯实基础。

  二是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超额完成。发布《海淀区一般性制造业调整退出奖励资金办法》,建立2017年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台账。截至9月中旬,完成北京市海淀区西郊助剂厂等15家企业的设备拆除工作,占台账任务量的150%,涉及占地面积14.8万余平方米,就业人口1020人。海淀区121家市级挂账“散乱污”企业、2133家区级“散乱污”企业已全部完成清理整治,涉及就业和居住人口1346人。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