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园区 > 正文

由中关村科技园看创新力量的三大新锐

日期:2006-10-29  来源:新浪网
[字体: ]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大技术突破的助力器

  产业集群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技术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横向集群主要是价值链相同或相似环节的集聚,这使得相同资源(技术、人才、公共平台等)可以得到迅速积累和充分利用,有效降低行业总体创新成本,大幅增加实现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中关村在集成电路设计、疫苗、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领域的产业集群和技术突破就属于这一类型。纵向集群主要是价值链上下游相关环节的集聚,这使得产业上下游相关环节之间能够形成有效互动,从而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步伐。

  中关村网络通信产业就形成了包括标准、芯片、基站和网络设备、终端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形成了产业链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关村软件产业集群则兼具纵向和横向交织的特点,纵向上覆盖了从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到应用软件全部链条,以上下游联盟的形式增强竞争力,链条上的每个环节则集聚了大量软件企业,这使中关村软件产业显示出强大的技术突破和集群创新能力。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对中关村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形成了正反馈推动。

  二、高新技术产业联盟――合作创新的优势竞争力

  全球技术进步加快和专业分工的复杂化使得企业必须把创新的目光从企业内部转向外部,产业联盟的出现为企业打开一条渠道,通过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和合作开发实现联合创新,提升创新空间,挖掘创新潜力。

  中关村以中小企业居多,产业联盟加强了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与联动,共同抵御技术创新风险,打造出整体品牌,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3年的时间,中关村已经涌现出十多个产业联盟,分布在IT、新材料、环保等多个产业领域。2002年10月,中关村首个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从那以后,闪联、长风软件联盟、SCDMA产业联盟、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创意产业联盟等相继诞生,产业联盟成为中关村自主创新力量中新的活跃因子。

  多家企业围绕原始创新的技术标准,成立产业联盟,成为中关村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并逐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高新技术专业园――产业集群、产业联盟的沃土

  专业园作为高技术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因其特殊的作用机理而备受青睐。进入新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细化和新兴领域的出现,通过细分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世界各地政府的重视,高新技术细分产业的空间需求和专业化集聚也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园区经济发展所关注的热点。

  不同的细分产业对区域要素条件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偏好,需要专业化的空间来承载,细分产业的发展依赖于产业在空间上集聚以解决创新要素(人才、资本、技术等)集聚问题。例如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软件人才丰富、信息网络设施完备;影响消费电子产业布局最重要的区位因素主要是接近消费者市场、创意人才丰富;而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当地是否具备信息畅通、文化氛围浓、创意人才丰富的要素条件。因此,针对不同细分产业对空间特性需求不同的特点,需要在合适的产业空间进行集聚发展;另外一方面,通过细分产业在专业化空间的集聚,又能发挥集聚效应,更好的促进细分产业的发展。

  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专业园来发展不同的细分产业,各专业园各取所需,不仅避免了园区内部各产业空间之间的恶性竞争,而且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和联盟的形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在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云集了国内外上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70%为IT产业,形成以联想、华为等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和以NC产业联盟、AVS产业联盟、IPV6产业联盟、创意产业联盟等产业联盟的成立为标志的产业联盟。

  进入二十一世纪,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已成为中关村新的优势竞争力。而随着对整个园区发展思路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关村成功地开创了一条政府通过配置市场资源,进而为企业提供创新环境的全新发展路径。以原创技术贯穿产业链条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以支持AVS等标准确立为产业打造高端技术;以绿色行动纲要、绿色通道的实施以及中关村计算机节这一招商引资平台来改善和创新金融体系;以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效能;以快速完善园区路网建设解决园区飞速发展的交通需求……在企业的不断成长中,中关村园区不断调整政府服务,营造产业集聚和联盟环境,为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成功助力。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