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园区 > 正文

中关村科学城首推大学创新

日期:2010-09-16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字体: ]

  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技工贸总收入将超万亿

  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的中关村科学城,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科技条件最为雄厚、科研成果最为丰富的区域。这里汇集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批重点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央转制院所等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上百家;航天科技、联想集团等6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两院院士523名,约占全国的36%。区域内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承担了涉及“核高基”、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讯、“大型飞机”等大部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核心任务,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

  9月2日,随着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建设的正式启动,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北京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等11个建设项目率先启动。

  预计到2015年,中关村科学城技工贸总收入规模将超过万亿元,形成创新创业高端人才高度聚集、引领世界前沿技术、充满创新活力的区域,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强大引擎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地标。

  中关村科学城是这样诞生的

  基于多年对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难问题的观察,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孙冬柏向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市”深度合作的发展模式,以此激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在能量。

  孙冬柏的建议受到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人们把他的建议推广到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科研院所,一个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构想也由此产生。

  “我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建议这么受重视,最终竟成了科学城!”孙冬柏说。

  孙冬柏坦言自己建议的初衷:“高校发展最大的难题是知识成果难以转化。近年来,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很大,仅北京科技大学的科研经费每年就以亿元增长。每年,北京科技大学都会产生很多科研成果,但相当一部分是以论文、专利、申请各种奖励为目标。在高校中,评价教师的职称体系也并不以成果转化的产值、对GDP的贡献率等作为参照标准,所以这就造成了科技成果束之高阁。”

  “大学是以学术价值为导向,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在现阶段看,这二者是矛盾的。在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最终产业化中间,缺少了一环。”如何补上这一环,也成了孙冬柏苦思冥想的难题。

  2009年,经过一年的实地调查、反复论证后,孙冬柏提出了成立一个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想法——“校市捆绑”,通过学校资源整合,为北京市经济发展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将大学生的培养需要和产业形成互动;另一方面,将实验室的成果变成行业可以应用的技术。大学应该肩负一定责任,在实验室中的科研技术应该提升集成度、成熟度、创新度,使之成果转化,造福社会。如果这个平台建好了,既可以为学校培育人才,也能够为社会带来价值。”

  孙冬柏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反馈。几个月的时间,北京市政府就将中关村科学城从一个概念变成了现实。

  “如此强的执行力,令人惊叹。”孙冬柏说,“虽然最终效果还要看高校如何具体工作。但只要每个学校把一个项目做好了,对北京市的贡献就不得了!”

  “中关村科学城的新机制也会对教师产生冲击。”孙冬柏说,“因为传统机制对老师的考核是以学术为导向,而新兴产业研究院是以社会价值为标准。这种冲击将唤起大学教授开始思考自己的责任。”

  聚焦中关村科学城

  随着中关村科学城首批11个项目的率先启动,在北京的大学中掀起了科研创新的热潮。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4所大学,对中关村科学城项目建设的进展进行了深入了解。

  北科大 依托“3365”工程服务北京

  北京科技大学的“3365”工程已经开始启动。

  孙冬柏介绍,“3365”分别指,实施3个创新——建设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立足3个领域——新材料、高端制造、云计算;构筑6大平台——产业中试、投资融资、人才聚集、专利让渡、创新创业、公共技术服务;建设5大基地——云计算基地、海外人才特区、新材料创新基地、高端制造创新基地、昌平中试及产业化基地。

  “‘背靠学校,服务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机制’则是‘3365’所坚守的原则。”孙冬柏说。

  仅以新材料领域为例,北京科技大学承担了多项重大科技项目,包括“核电专项中的先进压水堆核电关键材料研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中的氧化锌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国家科技支撑专项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国家战略性重稀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研发等”。

  在此基础上,产业研究院将组织“与中铝集团合作的大型铝合金板材产业化”、“首钢等企业合作的高品质汽车用钢产业化”、“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稀土开发与利用”等技术产业化项目。

  此外,北京科技大学还攻克了钛工业化提取的技术,如果科技成果顺利转化,形成钛合金材料制造企业集群,将直接产生每年40亿元的产值,辐射带动钛合金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发展,促进钛合金产品的应用和推广,在短期内实现600亿元的钛产业市场规模,将北京打造成国际级钛产业技术集聚地。

  北航 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科技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北京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和“北京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

  据了解,“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将由北京先进技术研究院、北京通用航空工程中心及北京高等工程师学院三部分构成。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的环境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包括已建成的柏彦大厦、世宁大厦和唯实大厦,共计18万平方米。另有“北斗大厦”、“蓝天大厦”和专家公寓还在规划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项目负责人赵文忠说,研究院建设的国家工程中心主要从事航空飞行器引进、研制与生产、零部件及航空模拟训练器研制、通用航空飞行运营服务体系建立、通用航空飞行员培训、通用航空政策与标准研究等工作,并建设四个职能中心。

  除了承担国家、北京市和大企业“空天信融合”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学校将建立投融资体系,打通科研与产业管理体系,将科技研发与大学科技园的企业孵化、投融资功能有机融合。通过设立“天汇创投基金”,选择学校重大成果直接投资,孵化“空天信融合”特色的创新型企业,开展以资金和知识产权投入相结合的产业合作。

  为培养面向航空航天、软件、项目管理等符合北京产业结构的高端工程技能类人才,研究院将重点建设高等工程师学院,分三个层次进行人才培养。

  赵文忠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随着北京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北航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的建设,到“十二五”末期,一个产值超500亿元、国际研发总部汇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创新型企业集聚、“空天信融合”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园区将出现在中关村科学城。

  北邮 物联大厦将成学院路新地标

  北京邮电大学将在学院路建设一栋高100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地标式建筑——物联大厦,目前已有移动、联通、电信等三大运营商,三星、NEC等企业确认入驻。

  在中关村科学城项目中,北京邮电大学将建造“北京北邮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为了更加高效率地落实项目建设,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了由16位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信网融创团队(信息网络融合创造)。

  作为团队中的一员,韩大海向记者透露,北京邮电大学启动建设的项目是北京北邮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研究方向主要定位在“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三网融合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平台及安全组件,物联网网关及网管技术,高速全光网络关键器件,物联网管理技术”。

  这其中将包括TD-SCDMA及TD-LTE设备及测试仪表开发及产业化;物联网共性技术平台(网关及网管)及应用(应急、安全)开发及产业化;云计算应用服务平台及网络安全组件开发及产业化等5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产值将达到80亿元。

  “这五个领域不是凭空而出,而是北邮已经具备了很高的产业化程度,基本可以排在全国的前一二名。”韩大海说,比如说,4G实验网在北邮、3G的标准制定也在北邮,仅围绕TD技术的产品,今年的产值将达到2亿元。

  北京市和北邮的深度共建,可以说是给了北邮一个机会。以前北邮是教育部直属,与北京市的共建程度不是特别深,通过科学城的建设,也给了北邮一个平台释放资源,带动一批北京市的产业发展和产品应用。

  北京交大 成立研究院实现行业规划

  北京交通大学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己的“行业规划”。

  面对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发展、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负责人余祖俊表示,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契合了北京产业升级的大背景,这是中关村科学技术创新的内在需要。作为行业特色院校,北京交通大学已经和北京的地铁、建设、运营、投资公司、交通委、发改委、相关的企业公司,形成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良好的合作模式。

  “借助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我们成立了北京北交大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余祖俊看来,研究院的设立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只不过现在任务分工更合理、让大家更明确,走得更顺。”

  余祖俊说:“这些年,我们打破了很多体制、机制的创新。前期,搭建人才平台构建团队,在没有很多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做了许多事情。”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为研究院专门设立事业编制岗位100个、非事业编制岗位400个、科研助理和外聘人员编制800个的专职科研队伍,保证科研队伍专职化、管理队伍专业化,并鼓励教师阶段性到研究院全职或兼职工作,形成人员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推广、投资融资有机结合的整体运营模式。

  今天,北京交通大学和铁道科学研究院已经布局了20余个轨道交通领域高水平科技平台,开展了涉及各技术层面的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为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轨道交通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北京北交大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将重点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磁悬浮交通系统、高速铁路、新型管轨交通系统的运行控制、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安全检测与保障、轨道交通通信服务等相关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

  仅目前,北京交通大学就有“高速磁浮交通运行控制系统产业化调研与总体设计方案研究”等九大产业化项目和“铁路专用模块电源”等九大重点推广产业化项目。

  高等院校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三个方面,国家、行业和属地。“任何高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属地的支持,属地为高校贡献了各种资源。”余祖俊说,“对于北京交通大学而言,在北京的发展,就是面向全国的发展。”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