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园区 > 正文

中关村核心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

日期:2015-08-21  来源:海淀园知识产权处
[字体: ]

为深入实施国家和首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增强中关村核心区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发挥知识产权 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北京 市“十二五”知识产权产业发展规划》和《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特制定《中关村核心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三年行动 计划(2014-2016年)》。

  一、战略意义和总体思路

  (一)战略意义

  知识产权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 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李 克强总理指出:“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是保护创新的火种,是激发创新的热情”,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 力、区域创新发展的命脉。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科教创新资源密集、高新技术发展迅速、国际化交流密切,为知识产 权资源积累和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海淀区专利申请及授权总量、发明专利申请及授权总量继续稳居全市首位,“含金量”最高的有效发明专利拥 有量4.6万件,占全市半数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5件,在全国属领先水平。市级专利试点企业近千家,专利示范单位6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丰 富、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知识产权商用化走在全国前列。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环境不断优化。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支撑核心区创新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迫切需求。当前,核心区正处于抢抓全球新一轮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关键时期,中央对首都城市核心功能作出了新的重要指示,尤其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赋予了核心区新的战略职责。通过实施知识产 权战略全面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水平,将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 权,带动形成“高精尖”的首都经济结构,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

  (二)总体思路

  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海淀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 势,按照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聚焦产业创新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创新运用与依法保护相结合、打造创新品牌与涵养创新文化相结合的指导原 则,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服务、保护四大体系,实施知识产权五大行动,促进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知识产权从数量驱动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以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为基础,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为重点,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为保障,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不断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全 面融入区域创新发展,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1.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创新的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激发知识产权发展的内生动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

  2.聚焦产业创新与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充分运用知识产权信息情报资源优化创新路径,研发和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3.创新运用与依法保护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力度,开展知识产权资本运营,推动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发挥知识产权作为区域产业集群的粘合剂和催化剂的作用。

  4.打造创新品牌与涵养创新文化相结合。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的舆 论环境,培育和发展具有中关村自主创新内涵的知识产权文化,推进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使中关村成为技术创新的品 牌、知识产权的品牌和进取文化的品牌,把海淀区打造成为全国知识产权文化的“桥头堡”。

  (二)发展目标

  到2016年,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拥有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大量涌现,知识产权商用化进程显著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壮大,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将海淀区建设成为创造有成、管理有方、运用有效、保护有力的知识产权示范区。

  1.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

  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政策体系,使海淀区的知识产权拥有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力争3年专利 申请总量突破12万件,专利授权总量突破6万件,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突破3万件,年度PCT专利申请超过1500件,商标申请量及注册量、版权登记量保持增 长,使海淀区成为全国知识产权创造的核心区。

  2.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大量涌现。

  大力培育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行业龙头地位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到2016年力争使全区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占全市领军企业总数的50%以上。

  3.知识产权商用化进程显著加快。

  设立知识产权运用基金,搭建知识产权融资平台和交易平台,建立市场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专利运营基金的作用,开展专利商用化资助项目,通过运营基金、风险投资等新型投融资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知识产权的资本运作,发挥知识产权的资产价值。

  4.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壮大。

  聚集知识产权高端服务要素,吸纳并形成百家以上优质服务机构入驻海淀。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核心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业规模和产值占科技服务业的比重显著提升。

  5.知识产权行政及司法保护更加完善。

  建立全社会、全过程、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运行顺畅、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知识产权的 司法保障不断强化,行政执法规范高效,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形成具有良好知识产权保护信誉的法律环境和 市场环境。

  三、工作重点:建设知识产权四大体系

  (一)巩固知识产权创造

  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提高领军企业的知识产权产出质量,增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活力,掌握一批支 撑产业发展的核心专利、形成国际标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势,建立市场导向的合作研发和知识产权产出机制。引导重点产业领域加强专利布局,围 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和巩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

  (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知识产权商用化运营,激活知识产权资产,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探索支持方式,引导社会资 本撬动知识产权运营市场,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和技术转移转化。加强核心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知识产权导向,促进 专利技术产业化,鼓励自主专利技术创制技术标准,率先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化服务体系支撑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

  (三)优化知识产权管理服务

  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产业联盟及行业协会的知识产权工作。支持知识产权社会组织的发 展,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职能整合,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集聚和培养高端人才,营造知识产权 软环境,进一步打造有利于促进知识产权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在知识产权的行政执法职能整合、诚信档案建立、纠纷诉前调解、海外维权援助等方面 先行先试,创新工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及司法保护力度,提高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发挥知识产权法律资源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法 治环境,促进高科技企业聚集和相关服务业态发展,逐步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司法保障、舆论监督、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多重保护机制。

  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五大行动

  (一)实施“知识产权助推企业成长行动”

  1.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加强政策支持,聚集服务资源,在知识产权信息分析、专业人才培育、高端服务资源对接、专利优先审查等方面给予 重点支撑,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围绕研发立项决策、创新路径优化、市场风险规避、资本运营、国际合作研发等环节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 展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提高知识产权质量。支持企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

  2014年,针对“十百千工程”和“海帆企业”等重点企业启动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专项工作。2015年,引 入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开展定向服务,建立地区优秀品牌发掘和推荐机制,筛选优质企业进行深入指导和培育。2016年,深入开展核心区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培 育,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力争使全区知识产权领军企业占全市领军企业总数的50%以上。

  2.推进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工作。

  支持和指导核心区企业参加国家、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工作,贯彻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 准,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综合管理和战略运用能力。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托管等专项服务,夯实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增 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2014年,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工作。2015年,推动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施知识 产权管理规范,依托专业园区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2016年,搭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形成一批符合国家、北京市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规范 的优势企业。

  (二)实施“知识产权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行动”

  1.增强重点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创造。

  按照核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及三年行动计划,开展重点产业领域专利分析,在核心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 引入知识产权评议,推动优势产业完善知识产权布局,掌握一批前沿技术的核心知识产权。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内企业开展联合创新、协同创新、国际合作研发,获取 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积累一批布局均衡、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核心技术专利,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软件产品。

  2014年,研究制定评价指标及流程,开展核心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知识产权评议,推进“专利导航”试点工 程,引导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围绕产业需求构建专利池或组建知识产权联盟。2015年,开展知识产权助推重点产业创新试点工作,启动“6+1”产业专利布局 分析。2016年,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发明专利优先审查,提高专利质量,完成“6+1”产业专利布局分析,指导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布局。

  2.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运用。

  创新知识产权商用化模式,成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出资开展知识产权运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培育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搭建知识产权融资平台和交易平台,实施专利商用化资助项目。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拓展中小微企业知识 产权融资渠道。

  2014年,成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和技术转移平台,促进在线交易。2015年,争取全国专 利运营平台落户海淀,定期组织知识产权成果展示和交易对接活动,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商用化,研究探索知识产权商用化基金运营新模式。2016年,依托全 国专利运营平台集聚专业运营资源,支持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资本运作,推动金融机构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创新服务模式,丰富知识产权融资产品。

  3.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产业。

  推动“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服务”一条街建设,聚集知识产权优势服务资源,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引导社会 资本支持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鼓励各类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提供高端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业行业组织,完 善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行业交流,积累一批高素质服务人才,扩大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规模,服务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2014年,出台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支持政策,推进“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服务”一条街的建设。2015年, 制定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状况统计指标,定期举办行业交流活动。2016年,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集聚知识产权高端 资源及国际知名机构,打造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

  (三)实施“知识产权护航创新发展行动”

  1.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建立区域知识产权工作协调制度,统筹协调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执法协作机制,整合 区域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执法职能,加强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纠纷应对等专业援助服 务,护航核心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和仲裁,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2014年,联合执法部门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建立1-2家海外知识产权援助站点,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 险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维权援助。2015年,成立海淀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形成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常态化,成立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 委员会,建立2-3家海外维权援助站点。2016年,定期召开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力争完成知识产权行政职能整合,建立知识产权保险基金,海外知识产权援助 站点覆盖先进发达国家。

  2.探索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知识产权诚信管理制度,健全企业知识产权信用档案,将知识产权信息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纳入违信纪录,增加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信用信息在区域经济部门中共享,形成知识产权信用监督的长效机制。

  2014年,联合工商海淀分局、文化委、商务委、法院等部门将知识产权侵权信息及假冒专利权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2015年,推动企业知识产权信用信息在税务、财政、审计、统计等区域经济部门共享。2016年,将企业知识产权信用信息纳入区域经济活动考核指标。

  3.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积极优化知识产权司法资源配置,争取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落户海淀。深化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试点工作,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推进知识产权前沿领域案件审理,发展社会化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全面提升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2014年,联合相关部门争取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落户海淀。2015年,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 接工作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力度。2016年,围绕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聚集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资源,定期向社会发布知识产权审判案例,建设具有竞争力 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环境。

  (四)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行动”

  1.健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与驻区高校合作,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推动知识产权进入基础教育。面向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青年创业群体、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者不同需求,定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实务技能培训。支持举办知识产权人才招聘活动,促进专业人才交流。

  2014年,开展高校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培训,支持举办知识产权人才招聘活动。2015年,支持知识产权培训机构开展实务培训,促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知识产权人才。2016年,建立包含各级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在内的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2.打造知识产权教育品牌。

  依托“海淀知识产权大讲堂”、“海淀商标讲堂”搭建教育培训平台,举办分层次的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丰富培训内 容、注重实践导向,创立教育品牌。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服务机构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人才交流培训,培育知识产权高端人才队伍,使海淀区成为培育知识产权人才 的摇篮。

  2014年,提升“海淀区知识产权大讲堂”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方式,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开展常态化培训。 2015年,组织举办版权高端人才培训班,支持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联合建立人才交流培训基地,培养专业人才。2016年,形成 通晓专业、精于实务、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五)实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行动”

  1.加强知识产权文化传播。

  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提高知识产权影响力。通过培训、网络媒体、户外 广告等多种渠道开展日常宣传,普及知识产权文化。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宣传报道,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文化宣传局面,增强全社会知识 产权意识。

  2014年,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支持举办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组织处级领导专题培训班。 2015年,丰富“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内容,扩大参与规模,拓展知识产权宣传覆盖面。2016年,推动“中关村知识产权论坛”成为具有国内影响 力的知名活动,开拓宣传渠道,推动知识产权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

  2.推动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深入开展多元化的品牌发展战略指导,增强企业品牌战略意识,促进中小企业注册培育自主品牌。引导企业以商标品牌为纽带,开展资本经营,鼓励企业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和投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形象,全面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2014年,开展定向培训辅导,帮助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商标品牌工作队伍。2015年,开展“海淀区优秀品牌示 范展示”活动,发掘海淀区优秀品牌及品牌文化故事,促进中小企业设计和定位自身商标、品牌,制定商标发展战略。2016年,定期开展“海淀区优秀品牌示范 展示”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活动,建设品牌指导站,指导企业运用商标战略争创知名品牌。

  3.营造国际化的知识产权环境。

  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化交流基地,密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联系,加强与国外科技园区、国际知名知识产权 媒体及服务机构的合作,通过平面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种载体,宣传知识产权国际动态,促进国际合作及双向交流,助推企业掌握国际规则。支持创新主体 根据需求开展海外专利布局及知识产权运营。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高端论坛、沙龙等活动,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交流中心。

  2014年,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化交流基地,与国际知名知识产权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和培 训。2015年,支持在海淀举办知识产权商业大会(IPBC),促进海淀企业与跨国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交流,支持知识产权领军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拓 展海外业务。2016年,定期开展以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交流活动,打造国际性知识产权交流活动品牌。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