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迎来高速发展黄金期

日期:2011-03-07  来源:北京商报
[字体: ]

  “把北京中关村[8.94 3.35%]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这26个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关村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寄予的厚望。

中关村 (SZ:000931)

最新价:8.94 0.29 3.35%

行情走势 公司新闻 最新公告
大单追踪 资金流向 持仓成本
股票预警 优股预测 龙虎榜

  国务院前不久批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关村总收入将达到10万亿元,在软件及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2-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形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中关村规划纲要提出,作为深化改革先行区,中关村将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促进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探索创造政产学研用互促互动、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搭建国家与地方创新合作的联动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制度和政策体系,为全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供示范。

  中关村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第65页

  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年来,中关村示范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发展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统筹协调,五大新举措助推中关村创新

  国务院同意中关村开展“1+6”系列新政策试点,成为中关村发展新的重大里程碑。

  “1”是指搭建首都创新资源平台。为进一步发挥中关村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密集优势,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和政府协同创新,北京市会同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即首都创新资源平台)。首都创新资源平台下设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审批联席会办公室、科技金融工作组、人才工作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工作组、政策先行先试工作组、规划建设工作组等6个具体办事机构,负责落实示范区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对跨层级审批和跨部门审批加强协调和督办,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首都创新资源平台共有19个国家部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和北京市29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采取一条龙服务的方式,集中办理股权激励试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等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服务的有关事项。

  “6”是在中关村深化实施先行先试改革的6条新政策。国务院支持中关村的6条新政策包括,在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改革、股权激励试点方案审批、科研经费分配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做出了新的制度安排。国家有关部门与北京市加大工作对接力度,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的实施细则。

  国务院批复同意示范区规划纲要,勾画中关村未来十年宏伟蓝图。

  今年1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并已正式印发。规划纲要的批复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中关村示范区今后十年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在提升持续创新基础能力、搭建产业创新发展平台、集聚整合核心创新要素、推进开放创新与合作、统筹规划空间布局、营造创新友好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示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强保障。

  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大力聚集高端领军人才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支持中关村在全国率先建设人才特区,并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

  目前在中关村企业中,博士、硕士约12万人,海归人才近万人,北京市中央“千人计划”人才85%以上在中关村地区;创业类“千人计划”人才39人,占全国总数的1/7。

  发布实施示范区条例,进一步完善法制环境。

  去年12月23日,北京市发布实施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条例从创新创业主体、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人才资源、科技金融、土地利用、政府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规定,为中关村示范区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提供了法制保障。

  启动中关村科学城[7.16 1.56%]和未来科技城建设,激发高端创新要素活力。

  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将在不新占用土地、不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资源优化整合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和政府协同创新。近期,已经实施了龙芯处理器、大型复杂激光器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启动了北航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北邮信息网络产业研究院等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关村航天科技[16.99 3.16%]创新园、中关村航空科技园等一批创新产业园建设。

  在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的直接领导下,启动了未来科技城的建设,服务国内大型中央企业,吸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位居前列的民营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海内外一流大学和创新人才的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入驻。目前,已确定神华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15家中央企业入驻园区。

  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实现八大突破

  股权激励:目前,已有350家单位参加试点,其中中央属单位146家,市属单位204家。

  科技金融:中关村股份代办报价转让试点已挂牌和通过备案企业总数达到81家。14家商业银行在中关村设立了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开展信用贷款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中国银行[3.31 0.30%]推出了“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模式”。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目前已达177家,其中2010年新增上市公司39家,创历史新高,32家公司在境内创业板上市,初步形成“中关村板块”。中关村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均占全国的1/3左右。

  重大科技专项经费列支间接费用:已分4批选择了161家单位的252个重大项目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并已将试点项目的申请与评审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

  支持新型产业组织和民营科技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中关村高校、院所和企业承接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达968个,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大部分核心任务。

  研究制订支持创新创业的税收政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先后出台了有关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试点等政策文件,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成本,提高了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北京市和军队有关单位已分11批采购了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99亿元,军队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超过7.3亿元,有效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

  工商管理改革试点:国家工商总局为中关村出台了企业登记、商标战略、信用体系建设等43条试点政策,工商总局商标局专门设立了驻中关村办事处。中关村示范区获批成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区,目前注册商标总量达到51427件。

  实施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正式启动了中关村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已有15家拟设立的社会组织申请成立为无业务主管单位的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或基金会。

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威

  北京市制定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年)》(京办发[2010]15号),全力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做强做大,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去年4月1日,北京市重组设立了中关村发展集团,探索通过政府股权投资方式,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了全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资金统筹机制,市级财政统筹资金规模从5年30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通过政府股权投资、投资补助或贴息等方式,支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建设。目前,国家一类抗癌新药、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落地。

  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

  “十百千工程”确定了首批123家重点培育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建立了市有关部门和相关区县联合支持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首都发展和城市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组织企业参与关键技术应用和示范工作。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瞪羚计划”,已认定525家瞪羚企业。支持产业联盟带动一批企业承接重大工程。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新取得了20多项国际领先技术,主导创制了国际标准76项、国家标准590余项。

  高端产业集群发展

  研究编制示范区空间范围和布局规划,重点加强以海淀北部和昌平南部地区为依托构成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聚集区、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后构成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建设。加强产业布局调控,支持在高端产业聚集区内落地一批重大项目,特别是解决上市企业用地需求。

  2010年,示范区企业实现总收入1.55万亿元,同比增长20%,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6。目前拥有近两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收入过亿元的有1360家,比2009年增加107家。技术合同成交额1579.5亿元,同比增长27.8%,占全国的40.4%,80%输出到北京以外地区。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与十余个省市和国家高新区签订了战略协议,连续3年举办中关村论坛,进一步提升了中关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国际影响力。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