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中关村海淀园:肩负探索和实践科技创新政策重任(图)

日期:2011-07-04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字体: ]
中关村海淀园:肩负探索和实践科技创新政策重任


  “建设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核心区(海淀)系列访谈”栏目开栏以来,本报先后采访了国内外科技园区界的专家、政府官员及园区企业代表,本期记者采访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林新,通过她的解析,探讨我国科技政策的选择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政策先行先试上的探索。

  

  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1+6”政策出台,标志着中关村在政策环境的探索上又前进了一步。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林新曾多次参与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牵头组织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制定的讨论,对于中关村的相关政策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采访中,她结合国家相关的科技创新政策,阐述了政策在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过程中的作用。

  政策先行先试助推中关村发展

  问:今年,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关村“1+6”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系列先行先试政策。你认为,“1+6”政策具有哪些特点?

  林新:2009年,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批复海淀园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其中政策先行先试是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央有关部门及北京市在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金融创新、新型产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政府采购、工商管理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

  此次中关村“1+6”政策,是中关村根据其创新和发展实践,在有关政策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探索,是在政策和操作层面的又一次突破。这些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体现对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支持,6项政策中3项涉及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股权激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和推进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则旨在为创新企业的设立和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5项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关村大学和科研院所集中的优势和特点,凸显出国务院对中关村发挥好科技资源优势、激发和吸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期望和支持。政策的另一个特点是操作性强,如财政部、科技部《关于的补充通知》,明确了审批主体、程序和时限,对政策落实提供了程序上的保障。

  问:政策先行先试对中关村加快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林新:中关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国家高新区,其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一直伴随着体制机制的创新,法规和政策在其改革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诞生,就是科技人员突破旧体制、放弃铁饭碗、创办民营企业的重大尝试。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充分肯定了中关村试验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北京市政府据此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使试验区的改革和发展得到地方法规的保障。此后,落实国务院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要求,北京市人大分别于1999年颁布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于2010年颁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上述法规关于支持园区企业的设立和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吸引聚集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对中关村不同时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中关村特有的人才和区位优势,为其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但能否发挥好这些优势,离不开政策环境的营造。中关村集聚了一大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学,每年产生出大量的科研成果,培育出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好的政策应当使这些科技资源蕴含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成为促进中关村创新和发展、带动北京市乃至全国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股权激励系列政策的出台,就是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科技人员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培育出更多的企业,帮助企业凝聚人才、持续发展。据了解,目前已有350多家企业参加股权激励试点,相信参加试点的企业一定都有着对人才的强烈渴望、对企业前景的良好期盼。二十年前,这里曾诞生过联想,我们期待着新时期更多的企业从这里成长、腾飞。

  各方共同推动中关村政策落实

  问:在中关村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科技部及有关部门给予了哪些支持?

  林新: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科技部等21个部门组成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科技部部长万钢亲自任组长。各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积极主动到中关村调研,与北京市共同商讨中关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重大问题交由协调小组研究、协调和解决。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积极把有利于创新的改革措施和政策优先安排在中关村试点。科技部支持中关村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试点开展科技计划管理经费改革。在股权激励方面,财政部在中关村率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权改革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优先支持位于中关村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实施股权激励。今年3月,中组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5个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与北京市联合在中关村建设人才特区。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目前各部门已经形成共同推动中关村发展的良好机制。

  问:中关村在推动政策落实方面有什么好的措施和经验?

  林新: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立了以郭金龙市长为组长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中关村示范区发展建设,研究解决示范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在组织实施层面,北京市编办批准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又称中关村创新平台,即“1+6”政策中的“1”。平台下设6个办事机构,即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审批联席会办公室、科技金融工作组、人才工作组、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工作组、政策先行先试工作组、规划建设工作组,19个国家部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和北京市29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平台相关工作组的工作,科技部人员担任了其中重大项目组和政策组的组长。这个平台突破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人员的界限,在机构组建和工作机制方面建立了中央部门和北京市政府人员、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人员之间的联合办公机制,这种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政策制定和落实的效率。

  为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积累经验

  问:中关村要建成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

  林新:前面谈到的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也是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关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大环境。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在鼓励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2007年底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构建了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上述法律和政策从财政科技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在调动广大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政策也为中关村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法律和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78项实施细则,各地方落实性文件达550多件,有关部门之间建立了政策落实的协调机制,形成了上下左右联动的良好局面。但我们也注意到,有的政策落实得不够理想,有些政策在不同地方的落实情况不平衡,究其原因,既有观念认识、执行力度的问题,也有相关政策的衔接配套等深层次问题。在中关村实行政策先行先试,就是希望中关村在试点中能够发现和把握住一些制约创新和发展的制度性问题,探索提出解决的办法,通过局部地区的政策突破和试点,总结形成可以在全国推广适用的政策。这既是对中关村的期待,更是对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期待。

  问:作为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的领导,你认为,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政策中,哪些值得我国进一步学习与借鉴?

  林新:应该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就已搜集、分析和借鉴了国外在激励创新方面的政策经验和通行做法。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在支持基础研究、鼓励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实行税收抵扣、发展高技术、鼓励社会科技投入等政策方面,与发达国家有着十分相似的措施,但部分政策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扶持风险投资等与发达国家相比支持力度仍不够。同时,我们也积极学习国外在政策落实方面的机制和做法。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发展、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方面有较长的历史,在运用各种法律和政策工具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如一些国家在实施知识产权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反垄断制度、技术法规制度等方面创造了很多既保护本国创新、又符合国际规则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问: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科技部下一步在政策方面有何规划?

  林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未来十年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一系列重点任务。科技创新政策将紧密结合科技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根据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发展和完善。关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加大对《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等已有政策的落实力度,通过完善操作办法、加强政策宣传培训、建立实施情况评估机制、开展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政策广泛而有效地落实。二是不断研究完善创新政策,争取在保障科技人员潜心从事科研、推动产学研相结合、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等方面取得突破。三是推动地方开展创新政策的探索,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国务院又批准了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三个示范区的目标要求各有侧重,我们期望各示范区根据各自的发展目标和实践需求,在关系创新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的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总结各示范区、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市)及全国各地方在创新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的经验,并及时在全国推广。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