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贵阳大盘模式迎变局 “中关村元素”助力产业升级

日期:2013-11-12  来源:每经网
[字体: ]

在贵阳,除了生态避暑品牌之外,还能给外界带来什么新的信息?当前,贵阳“中关村元素”日益升温,似乎已成为当地政府抓好产业变局的一把利剑,一场经济转型与变革也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之中,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驱动贵阳城建升级的“大盘模式”备受考验。

两个月前,“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在京揭牌。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援引贵阳市委书记陈刚的言论称,“宁可资金少点,也不借机圈地发展房地产,搞个几百亿来凑数。”

此言一出,一个触及贵阳经济命门的核心问题“房地产依赖症”被再次推向前台,这就是在当地弱势财政下颇为生猛的“大盘模式”。据多位参与贵阳新政方案的业内资深人士透露,陈刚到贵阳后,对贵阳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近日还会有新的政策出炉,其影响将远超贵阳“大盘模式”。

贵阳结缘中关村/

8月8日,以“创新驱动、区域合作”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举办活动的两大主角是来自西部的贵阳市政府与号称 “中国高科技孵化基地”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一个月后,在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背景下,前述提及的两大主角再次聚首贵阳,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累计签约投资总额达465亿元,涉及产业类、科技服务类、人才类等106个项目,双方还正式举行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揭牌仪式。

这是贵州省会贵阳第一次与北京中关村结缘。近日,《贵阳日报》刊发文章称,如何用足用好“中关村要素”,以推动贵阳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摆在贵阳当地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早在2010年时,贵阳市曾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要力争到2015年,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然而,受制于当地产业发展落后、科研人才缺乏与科研配套不足等多方面因素,贵阳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直偏弱。

如今,借助中关村的科技创新优势,贵阳迎来腾飞的机会。上个月,贵州省政府、科技厅等相关领导还亲赴北大、清华等名校延揽优秀毕业生。

前不久,在贵阳产业园区建设调度会上,陈刚明确指出,贵阳要以“快、转、高”为标准,依托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坚持并完善“企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布局、产业在园区提升、政策向园区倾斜、人才向园区流动”的成功做法。

发展模式将产生变化/

对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下一步发展,前不久《中国经营报》援引陈刚的言论称,“科技园签约,我们要求所有项目必须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宁可资金少点,也不借机圈地发展房地产,搞个几百亿来凑数。”

在此之前,《财经国家周刊》曾援引一位业内人士的言论称,陈刚到任后,对土地供应和城市规划渐露“改革”之态,未来贵阳土地供应或将效仿“北京模式”,即由政府统一收储,一级开发整理后,净地出让。

实际上,自2012年以来,贵阳大盘频出,尤其是号称“中国第一大盘”的花果园项目,其体量总计1800万平方米,可容纳35万人口,相当于一个县城规模,令业内为之震惊。

不过,花果园的一举成名与地方政府的强力支持密不可分。中地行贵阳公司市场研究部高级项目主任刘永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花果园成功的最大因素是其用地性质,项目大部分属于城中村旧改用地,相关税费大幅减免,行政审批一路绿灯,大大缩短了工程工期,使得销售加速,为后期资金提供了保障。

除了花果园项目之外,当前贵阳还有中天未来方舟、中天假日方舟、中铁龙里生态城、大川白金城、多彩贵州城等10个体量在500万平方米以上的超级大盘。

国内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曾撰文称,贵阳的房地产开发商不是在造楼,而是在造城,他们才是城镇化的急先锋,舞台背后,地方政府才是贵阳楼市的真正推动者,贵阳是政府主导土地财政的极致样本。贵阳之所以还能够建成大量的基础设施、楼堂馆所,与地方政府的外包相关。

目前,随着中天未来方舟、大川白金城等部分超级大盘放量,贵阳楼市的供需格局也发生了巨变。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在售大盘对贵州地市州及周边省份客源的前期吸纳,后继者渐感去化乏力。前不久,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不少中小房企认为,这些超级项目以成本价营销,垄断了当地楼市的定价权。

“贵阳去年楼市供需还比较均衡,但现在随着几个大项目的推出,有点供需失衡。”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表示。

近日,贵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再过几天,贵阳市还会有相关政策出台,这些政策的影响力将会远远超出大盘模式。

到今年10月31日,贵阳市集中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推进 “净地”出让工作的实施意见 (试行)》等系列房地产政策及配套文件,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修改后的定稿将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文件重点提及“住宅类房地产项目(住宅面积比例大于50%)容积率实行分类指导,老城区原则上不得突破3.5,老城区以外的其他区域不得突破2.5;住宅类房地产项目单宗用地不得超过20公顷,用地面积在20公顷以上、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区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要求;创新土地收储机制,支持市(区)属平台公司积极参与土地储备等土地一级开发;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严格执行‘净地出让’等多项核心内容。

中天城投集团(000540,SZ)作为贵州本土最大的房企,其执行副总裁李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下一步政府可能会更多地推行小块宗地出让,对于房企来说,这可以加剧市场竞争,加快项目的开发周期。

中天城投本周一在深交所互动易上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贵阳市政府对贵阳市未来土地供应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房地产开发规模和发展模式也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单盘大规模开发模式或将结束。

产业升级大变局/

牵手中关村,搭建创新要素集聚平台,这是贵阳乃至贵州转型发展的科学路径选择。实际上,贵阳一直以来都是贵州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全市要围绕中关村贵阳科技园、‘5个100工程’发展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形成生态从严保护、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高效利用、区域错位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贵阳市政府官网如此表述。

据了解,目前贵阳市正在研究《贵阳市产业布局规划》、《贵阳市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支持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待完善后送审贵阳市委审定。

今年7月20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贵州省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决定在贵安新区投资建设第四代产业园,将会在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云端网络科技等方面集中投资。前不久,富士康贵州项目一期已经启动建设。

当前,科技孵化与创新越来越离不开“金融”这个后盾。近日,贵阳市出台 《关于金融支持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今年7月金融 “国十条”之后的一个地方版“金融十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意见》,贵阳科技园将按照中关村模式,成立专门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服务的金融服务公司,并利用这个平台和资源,服务中小企业,发起设立并购重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多项内容。

今年8月底,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与贵州省签署战略性框架协议,拟在贵州发起设立商业银行、金融产权交易所、小贷公司等金融控股集团,到2015年10月底完成组建,力争在3~5年内将其打造成为贵州乃至全国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示范性金融产业体系。

前不久,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贵州金融办主任周道许在中国西部金融论坛上公开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贵州省将把贵阳市打造成为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务西部的区域金融中心,进一步推动贵州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