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政策 > 正文

经济学家宋清辉:有多少中关村可以复制

日期:2014-12-18  来源:财经网(北京)
[字体: ]

中国国务院的一项政策又引发人们对中关村的关注。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毫无意外的是,对于这项政策,中国各地立刻掀起了“复制中关村”的浪潮,但有多少中关村可以复制呢?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中国地方政府素有“蜂拥而上”、“随大流”以及“你有我也应该有而且我的应该比你的更大更全”的心态,出现很多重复建设 等现象,比如过去出现的光伏产业,光伏产业从一开始最具发展和最佳投资产业,历经疯狂到现如今的危机四伏。国外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国内市场暂未打开,巨大 的光伏产能无从消耗,像一座大山压得产业喘不过气。一时间,产能过剩成为大家讨论最多的原罪。

其实,抽丝剥茧发现,中国光伏产业过剩的根源在于缺乏合理引导造成的,也就是政策出来了,大家蜂拥而上,不管自己地盘是否消化得了,项目先上马再 说,于是,跑项目、要贷款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地方政府也给出很多土地、税收、银贷方面的优惠政策,全国各地的光伏开发区、产业园遍地开花。“大上快上”的 招商政策导致了光伏企业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粗放扩张引发产能严重过剩。当时就有人曾担心中国光伏企业终究会产能过剩,认为国内光伏企业一哄而上的势头令 人担忧,到了给光伏企业设一个准入“门槛”的时候了。但无奈许多地区被光伏产业所带来的巨额利润吸引已经迷失了方向。

诚然,从过去“电子一条街”到现在的首都北京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以及中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的中心、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头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策 源地的中关村不得不说是成功的,而中关村的成功模式在全国推广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有助于突破科技经济“两张皮”困境、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及时雨”, 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步伐。

需要注意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这里讲的推广不是简单的推广优惠政策,而是推广创新经验。对于各地复制来讲,也不是简单的盖几座大楼,简单引进电子产品供销商而已,而是摒弃过去要优惠政策的误区。

李克强总理在评价上海自贸区的时候也曾说过,上海自贸区不是政策的洼地,而是创新的高低,对于中关村模式的推广也是如此:以往依靠税收,优惠政策简单的招商引资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投资边际投资效益已经很低,而现在当务之急则是向创新要效益。

李克强总理之所以希望中关村模式推广全国,看重的也正是中关村的创新精神,要说中关村当时成立之初,肯定有很多优惠政策蜂拥而上,可以简单设想一 下,如果中关村过去只是单纯依靠优惠政策,给多少政策就办多少事情,不给就不办的心态的话,那么中关村绝对不会有现在如此大的规模。

资料显示,中关村的总收入已破3亿元大关,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8%。据资料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已超过9000家,平均每天诞生科技型企业49家。作为中国创新创业最为活跃 的区域,近几年中关村内创业活动愈加活跃。

说到中关村,大家可能会想到大洋彼岸的另一个“硅谷”。美国硅谷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各地的争相效仿,但无奈均以失败告终,比如波士顿,因为临近美国东 海岸的工业中心拥有巨大的优势而尝试复制硅谷。到80年代,硅谷与128号公路(波士顿的工业中心)越来越像,都有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世界一流的大学、 VC机构、军事投资,但后来,128号公路与硅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为什么相似的区域,最终命运却截然不同?原因在于各自的根基——文化,而文化的精髓则是创新精神,这两因素已经让硅谷不再单纯是孤零零的区域概念而成为一种由人才、科技等组成的巨大开放网络。

中国的硅谷到底可不可以复制?到底能不能成功?创新与开放或许是一把钥匙。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