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资料 > 正文

中关村30年:电子一条街变身科技园

日期:2011-04-08  来源:北京晨报
[字体: ]
    ▲昔:因陋就简开拓天地 上世纪80年代初, 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

    ▲昔:因陋就简开拓天地 上世纪80年代初, 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成立时的办公室外景。

   ▲今:中国“硅谷”硕果累累 中关村西区的繁华夜景。短短20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去年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941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零星几家小店,发展到去年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此外,回顾海淀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触摸到教改“排头兵”的持续活力和创意文化的繁荣前景。

  “从农村走向城市”——在过去的30年,海淀区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高新技术产业、知识经济的“华丽转身”。30年前仍然停留在“刀耕火种”的中关村,今天已变身为海纳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国“硅谷”。

  ●墙内成果累累,墙外刀耕火种

  对于中关村乃至中国科技发展史来说,1980年10月25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室主任、中科院里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和十个伙伴聚集在物理所的一个破旧的仓库里,“偷偷”成立了一家全新的企业——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作为“中关村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服务部的成立在铁板一块的计划管理体制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开启了一个神奇的“知识经济”新天地。

  时隔28年后,当年服务部的创始元老之一、66岁的纪世瀛回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那时最让他备感“紧迫”的是中科院围墙内外的反差:墙内现代化设备齐全,新技术成果累累;墙外仍是刀耕火种、人扛马拉的小农经济。

  不过直到1983年初,陈春先的做法才得到中央领导的明确支持,在他的示范效应下,科研人员活跃起来,纷纷走出那道院墙开辟另一番天地,1984年,以四通、信通、京海、科海为代表的一大批民营科技公司先后成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具规模。

  在这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变化后面,海淀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主动为新办科技企业排忧解难。在1984年4月召开的海淀科技大会上,首次提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开发新型产业”作为海淀发展的战略措施和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87年,中关村地区的科技企业已有148家,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步形成。1988年5月国务院做出批复,中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海淀成立。数据显示,短短20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零星几家小店, 发展到去年拥有1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3941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的高科技园区,海淀园创造的GDP占据海淀经济的半壁江山。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