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论文 > 正文

进养老院要等10年?养老还是等老?

2012-03-30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3月27日摄)

    近日,一则“北京一家公办养老院排号7000需等10年”的报道,通过网络传播引起广泛关注。业内人士及相关专家表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老龄化社会已经提前到来,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生得少、养得难”的尴尬,在较长时间里依然难以改变。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人士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称,在北京,条件好的养老院确实很抢手,但并不代表所有的养老院都人满为患。目前,北京市的养老机构已经确定了总量供应,正在通过各种努力,在布局上和分配上做足文章。

    【核心网事】养老院一床难求 网友打趣担心“号贩子”

    引起围观的报道称,在北京,城区养老院“一床难求”现象凸显。记者以家属身份咨询,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称,目前有1100张床位,前面排了7000多人,老人要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该媒体记者调查数十家公办养老院,数百人的排号很常见,其中一些养老院不收不能自理的老人。

    调查一出,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生不起,养不起,老不起”的大讨论。四大门户微博中,甚至有三个推出了关注养老的热门话题。

    有网友表示,尽管自己很年轻,但是有些问题需要提前考虑到,老无所依,这件事情关系着每个人的未来。名为“邓憨山”的网友说,千人等床位太可怕了,作为发达地区的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养老问题就更加不容乐观。还有人将中国大城市养老机构现状总结为:“城里养老条件好,难在没床位;农村养老空气好,难在条件差;身有病残不自理,难在无处收;退休工资收入低,难在价位高……”

    不少网友纷纷打趣道,生不起、养不起、老不起,莫非现在就要做好排号的准备,开始挣进养老院的钱?出门坐车要排队、进医院要排队、住养老院也要排队……到时候,养老院会不会也出现“号贩子”呢?

    还有网友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北方王姐”说,独生子带来的养老难问题已经逐渐涌现,老年人口多并非是养老管理出现问题,老龄化现象确实需要政府出面解决。

    “老妮6936”通过微博发言,看过新闻后,心里“哇凉哇凉的”,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远远达不到实际养老的需要,如果政府能拿出三分之一的“三公”消费来扶持养老,估计情况会得到很大改观吧,但愿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养老院不再是“等老院”了。

 【记者调查】养老院的共同点:等!

    “中国网事”记者查询北京民政信息网看到,关于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介绍为“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办,是集颐养、医疗、康复、护理、老年病研究和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老年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接收国家优抚老人,需要照料的离、退休老人,归国华侨老人和老年病患者”。

    “现在排了好几千人,肯定要等。”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又走访了多家北京市的养老院,情况也多是“没有床位、没有房间”。可以想象,如果是确有需要的老人,一家家打听下来,是怎样一个由希望到失望的过程。

    一位接近公办养老院的人士承认,第一社会福利院算是北京养老院的“样本”,2010年有过扩建,现在的床位超过了1000张,由于有财政资金做保障,那里的收费并不算高,普通百姓都能承受得起。“不过确实很难进,一般都需要托关系、批条子才能进来。”

    既然公办福利院有其特殊性,那么其他性质的福利院又怎样呢?“一言难尽啊,反正是稍微看上眼的,都要排队才能进。”北京市民郭女士告诉记者,夫妻俩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难有更多的精力照顾90岁老母和残疾弟弟,于是决定送他们到托养服务机构去。

    郭女士的考察工作,从今年年初持续到春节之后,财政拨款、公办民营、事业单位,探访的10多家养老院性质各有不同,但无外乎一个共同点:等!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年以上。相中的一家养老院位于西北四环外,属于所在乡政府投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排队的老人较多,若没有北京户口,入住几乎没有可能。

    北京福寿轩敬老院院长祖润霞无奈地表示,“养老院处在文保区内,周边几乎没有地方可供扩大规模了。我们仅有40张床位,根本没有条件收住不能自理的老人”。

    位于北京城南的南苑社会福利中心,硬件设施应属高档,最低收费每月只需1500元,但是对于一些每月退休金两千元上下的市民来说,依然比较贵。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如果想住单人间,每月的费用就要近6000元。 

    【延伸阅读】应对“银发浪潮”尚未做好准备

    北京市民政局的调研报告显示,在欧美等养老设施发达国家,平均每百名老人拥有5到8张养老床位。而在北京市,到2009年底,百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仅为2.48张。据了解,巨大的数字缺口缘自老年人口的快速膨胀。

    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了解到,1990年,北京市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11万人,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将达到350万至400万,约占总人口的20%。而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后,有人口专家预测,“银发浪潮”未来发展将更加汹涌。

    北京市民政局福利处魏小彪说:“土地紧缺是建设养老机构的最大瓶颈。”据了解,按照有关规定,社会福利机构建设用地,可以采取划拨方式供应。但同时,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坦言,从规划的角度看,养老机构的选址很困难,中心城区没有合适的地点,政策力度不够也导致社会投资介入不易。

    目前很多社会力量有意兴建养老院,但在用地优惠政策上缺少有效的衔接。而相关部门在调研中发现,尽管此前各个层面已经出台了多个面向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因涉及多部门利益,除税收优惠外,水、电、燃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得并不尽如人意。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